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從眾錄》 采《圣濟(jì)》五臟諸咳嗽

    作者: 陳修園

    論云∶《內(nèi)經(jīng)》謂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吐血;心咳之狀,咳而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痛喉痹;肝咳之狀,咳而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zhuǎn),轉(zhuǎn)則兩 下滿;脾咳之狀,咳而右脅下痛,隱隱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荒I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五臟之咳,久而不已,乃傳六腑;六腑之咳,《內(nèi)經(jīng)》論之詳矣。

    杏子湯(《圣濟(jì)》)

    治咳嗽晝減夜增,不得眠,食即吐逆。

    杏仁(去皮尖) 半夏 桑白皮 白蒺藜 百合 麻黃(去根節(jié)) 柴胡 白石脂 款冬花 枳殼 肉桂(去粗皮) 紫菀 旋復(fù)花 川貝母(以上各五分) 糯米(三錢) 生姜(二片) 水煎服。

    蛤蚧丸(《圣濟(jì)》)

    治久咳嗽喘急。

    蛤蚧(一對,酥炙) 半夏 杏仁(去皮尖 研,各一兩) 栝蔞(大者二枚 去子 取肉 蒸 餅) 阿膠(蛤粉炒) 人參(各五錢) 青皮(去白,二錢五分) 干姜(湯泡,二兩)

    上共為細(xì)末,煉蜜和丸,如小豆大,空心米湯送下二十丸。

    五靈脂湯(《圣濟(jì)》)

    治肺咳及諸咳。

    五靈脂 馬兜鈴(各一錢) 人參 五味 炙甘草 桑白皮 陳皮 杏仁(去皮尖,各五錢) 生姜(二片)

    水煎空心溫服。

    人參桔梗散(《圣濟(jì)》)

    治心咳嗽,咽喉腫痛。

    人參(五分) 桔梗(二錢) 茯苓 牛蒡子(炒,各一錢五分) 炙甘草(七分)

    共為末,姜湯空心下(二錢,日三。)

    木乳散(《圣濟(jì)》)

    治肝咳嗽,兩脅下滿。

    木乳(即皂莢樹根皮,酥炙,三兩) 杏仁(去皮尖,研) 貝母(去心,各三兩)炙甘草(一兩)

    共為細(xì)末。姜橘湯送下二錢。

    半夏陳皮湯(《圣濟(jì)》)

    治脾咳嗽。

    半夏 陳皮 杏仁(去皮尖) 赤茯苓 柴胡 麻黃(去根節(jié)各一錢) 甘草(五分) 生姜(一片)

    水煎,空心溫服。

    四味散(《圣濟(jì)》)

    治腎咳嗽。

    補(bǔ)骨脂(炙) 牽牛子(半生半炒) 杏仁(去皮尖,各一兩) 郁李仁(五錢) 共研末。茶送下二錢。

    黃 散(《圣濟(jì)》)

    治大腸咳嗽。

    黃 人參 白茯苓 桑白皮(各一錢) 甘草(三錢)

    上為細(xì)末。滾湯下三錢。

    鹿角膠湯(《圣濟(jì)》)

    治大腸咳嗽。

    鹿角膠 杏仁(去皮尖) 甘草 半夏(姜汁炒) 麻黃(去根節(jié),各一錢) 生姜(三片) 水煎,空心溫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