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新修本草》 白馬莖

    作者: 蘇敬等20余人編寫

    味咸、甘,平,無毒。主傷中,脈絕,陰不起,強志益氣,長肌肉肥健,生子。小兒驚癇。陰干百日。眼主驚癇,腹?jié)M,瘧疾。當殺用之。懸蹄,主驚癇,螈 ,乳難,辟惡氣,鬼毒,蠱注,不祥,止衄血,內(nèi)漏,齲齒。生云中平澤。

    白馬蹄,療婦人漏下,白崩。赤馬蹄,療婦人赤崩。齒,主小兒馬癇。 頭膏,主生發(fā)。

    毛,主女子崩中赤白。心,主喜忘。肺強意利志,輕身不饑。脯,療寒熱痿痹。屎,名馬通,微溫。主婦人崩中,止渴,及吐下血,鼻衄金創(chuàng),止血。頭骨,主喜眠,令人不睡。溺,味辛,微寒。主消渴,破癥堅積聚,男子伏梁積疝,婦人瘕疾。銅器承飲之。

    東行白馬蹄下土,作方術(shù)用,知女人外情。馬色類甚多,以純白者為良。其口、眼、蹄皆白,俗中時有兩三耳,小小用不必爾。馬肝及鞍下肉,舊言殺人。食駿馬肉,不飲酒亦殺人。白馬青蹄亦不可食?!抖Y》

    云∶馬黑脊而班臂漏脯,亦不復(fù)中食。骨,傷人有毒。人體有瘡,馬汗、馬氣、馬毛亦并能為害人也。

    〔謹案〕《別錄》

    云∶白馬毛,療小兒驚癇。

    白馬眼小兒母毒驚癇。絆繩,主小兒癇,并煮汁洗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