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黑風散根

    拼音注音Hēi Fēnɡ Sàn Gēn別名

    廣藤根

    來源

    藥材基源:為防己科植物細圓藤Pericampylusglaucus(Lam.)Merr.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ricampylus glaucus (Lam.) Merr.[Menispermum glaucum Lam.]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除去須根、泥土,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谷水溝、路旁,山被疏、密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細圓藤 攀援木質(zhì)藤本,長達10m。技常纖細下垂,嫩枝被發(fā)黃色柔毛,老技變無毛,紫褐色,具縱條紋。葉柄比葉片稍短,被毛;葉片紙質(zhì)至薄革質(zhì),三角狀卵形至三角狀近圓形,長、寬3.5-10cm,先端鈍,具小尖頭,基部近截平至心形,幼時兩面被絨毛,老時近無毛或僅脈上被毛,掌狀脈通常5條。聚傘花序常傘房狀,腋生,單生或2-3個簇生,被毛;花小,單性異株;萼片9,3輪,外輪較狹,內(nèi)輪闊匙形,長約1.5mm;花瓣6;雄花的雄蕊6,相互聚合;雌花的心皮3,柱頭2深裂。核果紅色或紫色,內(nèi)果皮骨質(zhì),闊倒卵形,甚扁,直徑5-6mm,背部兩側有短圓錐狀凸起。花期4-5月,果期6-7月。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咽;止咳。主瘡癤癰腫痛;咽喉腫痛;咳嗽;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根皮,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òu Lěnɡ Shān別名臭松來源藥材基源:為松科植物臭冷杉的葉、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bies nehrolepis (Trautv.)Maxim.[A.sibirica Ledeb.bar.nephrolepis T......
  • 《全國中草藥匯編》:臭威靈別名大葉兔耳風、威靈仙[云南]來源菊科風毛菊屬植物棉毛風毛菊Saussurea lanuginosa Vant.,以根入藥。夏秋采集,洗凈切碎曬干。性味甘、辛,溫。功能主治潤肺止咳,解毒止痛。用于肺結核,支氣管炎,......
  • 拼音注音Chòu Shān Niú Bànɡ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山牛蒡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ynurus deltoides (Ait.) Nadai [Ono-pordum deltoides Ait;Synurus pu......
  • 《中藥大辭典》:臭山羊拼音注音Chòu Shān Yánɡ別名臭常山(《中國植物圖鑒》),臭苗(《中國藥植志》),大山羊、騷牯羊、地梔子、梔子黃(《貴州民間方藥集》),和常山(《中藥志》),大騷羊(《貴陽民間藥草》),白胡椒、大素藥(《貴州......
  • 別名和常山、胡椒樹、日本常山來源蕓香科臭常山屬植物臭常山Orixa japonica Thunb.,以根、莖、葉入藥。根、莖四季可采,曬干;葉夏秋采集,鮮用。性味苦、辛,涼。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截瘧,止痛,安神。用于風熱感冒,風濕關節(jié)腫痛,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