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zé)岵「怀?。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查古籍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zé)岵「怀?。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八卷。闡述氣血關(guān)系,血證的病機(jī)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病源人有在途路,逢凄風(fēng)苦雨,繁霜大雪,衣服沾濡,冷氣入臟,致令陰氣閉于內(nèi),陽氣絕于外,營衛(wèi)結(jié)澀,不復(fù)流通,故致噤絕而死,若早得救療,血溫氣通則生,又云,凍死一日猶可活,過此即不療。(出第二十三卷中)
肘后療冬天墮水凍,四肢直口噤,裁有微氣出方。
以大器中多熬灰,使暖囊盛,以敷其心上,冷即易,心暖氣通,目則得轉(zhuǎn),口乃開,可溫尿粥清,稍稍含之即活,若不先溫其心,便持火炙其身,冷氣與火相搏則死。(集驗備急文仲千金古今錄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