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陀僧膏

    《醫(yī)宗金鑒》卷六十二:陀僧膏處方

    南陀僧(研末)600克 赤芍60克 全當(dāng)歸60克 乳香(去油,研)15克 沒藥(去油,研)15克 赤石脂(研)60克 苦參120克 百草霜(篩,研)60克 銀黝30克 桐油1千克 香油500克 血竭(研)15克 孩兒茶(研)15克 川大黃250克

    制法

    上藥先將赤芍、當(dāng)歸、苦參、大黃入油內(nèi)燥枯,熬至滴水不散,再下陀僧末,用槐、柳枝攪至滴水將欲成珠,將百草霜細(xì)細(xì)篩入攪勻,再將群藥及銀黝篩入,攪極勻,傾入水盆內(nèi),眾手扯千余下,再收入瓷盆內(nèi),常以水浸之。

    功能主治

    治惡瘡,流注,瘰疬,跌仆損傷,金刃傷。

    用法用量

    外貼患處。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六十二《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陀僧膏處方

    官粉10兩,陀僧4斤,香油5斤。

    功能主治

    諸般惡瘡,瘰疬鼠瘡,跌撲金刃創(chuàng)傷,潰破流膿。

    用法用量

    將油熬成珠,下丹、陀僧、官粉,成膏即妥。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
更多中藥材
  • 《喉科指掌》卷一:八仙散處方人中白1兩(煅存性用),生大黃1兩2錢,生石膏5錢,元參6錢(鹽水炒),黃芩1兩4錢(酒炒),玄明粉7錢,僵蠶末3錢,瓜硝8錢,輕粉1錢。制法上為細(xì)末,用煉蜜為錠。功能主治咽喉潰爛。用法用量每服2錢,放舌上,津化......
  • 處方人參5兩,天門冬(去心)5兩,懷生地黃(酒洗)5兩,懷熟地黃(酒蒸)5兩,麥門冬(去心)5兩,懷牛膝(去蘆用)5兩,甘枸杞子8兩,白何首烏8兩,赤何首烏(以上俱銼咀片)8兩,老鹿茸(燎去毛,截2寸長,劈兩片,水洗凈)20兩。制法將上藥均......
  • 處方白術(shù)(炒)4兩,白茯苓(去皮)2兩,陳皮(去白)2兩,山藥(姜汁炒)4兩,蓮肉(去皮心)4兩,薏苡仁(炒)4兩,芡實(去殼,凈)4兩,人參(去蘆)2兩,桔梗(炒干)1兩。制法上為末,白粳米5升半,糯米2升,共7升半,同粉,共藥和勻,用蜜......
  • 《普濟方》卷三五三:八仙湯處方赤茯苓2錢,麥門冬2錢,知母2錢,前胡2錢,半夏曲2錢。功能主治婦人常服溫補藥而積溫成熱,致發(fā)煩渴;血熱,經(jīng)下少而煩熱;虛熱,煩滿短氣;痰熱,煩渴而嘔吐;或妊娠煩躁;或產(chǎn)后氣虛,口干煩渴,心下悶痞。用法用量上(......
  • 處方何首烏6兩(用竹刀切片,用瓦甑蒸。蒸時用黑豆5升,1層豆,1層藥,蒸1時,取出曬干,如此9次,豆?fàn)€換好者,曬干聽用),川牛膝6兩,山茱萸肉4兩,柏子仁4兩,知母4兩,黃柏4兩,當(dāng)歸4兩,敗龜版4兩(酥炙)。制法上為極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