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肘后》療卒心腹煩滿方。
銼薏苡根,濃煮取汁,服三升。
又方:黃芩(一兩) 杏仁(二十枚去尖、皮) 牡蠣(一兩熬)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又方:灸兩手大拇指內(nèi)邊爪后第一紋頭各一壯,又灸兩手中央長指爪下一壯,愈。(《肘后》此方本治卒吐逆)此本在雜療中,其病亦是痰飲霍亂之例,兼宜依霍亂條中法療之,人平居有患者亦少,皆因他病兼為之耳,或從傷寒后未復(fù),或從霍亂吐下后虛躁,或者勞損服諸補藥痞滿,或觸寒熱邪氣,或食飲協(xié)毒,或服藥失度,并宜各循其本源為療,不得專用此法也。(并出第一卷中)
《備急》療卒心腹脹滿,又胸脅痛欲死方。
熱煮湯令灼灼爾,以漬手足,冷則易,秘之。(《肘后》、張文仲同)又桂心散方
枳實(炙) 桂心
上二味,等分,下篩。以米汁服一匕。忌生蔥。(《肘后》、張文仲同,并出第一卷中)
《救急》療卒患心腹脹滿刺痛方。
生姜大有功能,遠行宜將自隨,煮汁服,良?;季昧√摀p嘔逆不下食,見食則吐,取三兩細切,搗,絞取汁,微暖,點少多蜜。頓一服則下食,大效。(出第七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