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調氣丸

    《圣惠》卷七十二:調氣丸處方

    檳榔1兩,羌活1兩,桂心1兩,芎藭1兩,木香1兩,郁李仁(湯浸去皮,微炒)2兩,川大黃(銼,微炒)2兩,牽牛子(半生半炒熟)2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2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婦人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以溫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二《普濟方》卷一八五引《治風經驗方》:調氣丸處方

    南木香半兩,羌活半兩,舶上茴香(炒)半兩,桂(去粗皮,不見火)半兩,陳皮半兩,蓬莪術(銼,炒)1兩半,酸棗仁(炒)1兩半,京三棱(濕紙裹,煨透取出搗)1兩,枳殼(面炒去瓤)1兩,川芎(捶碎炒)1兩,檳榔半兩。

    制法

    上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調氣,進飲食。主風濕手足麻痹,語言謇澀,胸膈滯悶,痰涎并多。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木瓜湯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五引《治風經驗方》《普濟方》卷一八四引《衛(wèi)生家寶》:調氣丸處方

    檳榔半兩,木香半兩,川芎半兩,羌活半兩,肉桂(去皮)半兩,麻仁半兩,枳殼1兩(去瓤麩炒),沉香1分,大黃1兩(濕紙裹煨),郁李仁1兩(湯去皮)。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中氣,如中風狀。

    用法用量

    中氣而以風藥治之十無一愈,中風而以氣藥治之,氣順而風散。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四引《衛(wèi)生家寶》《普濟方》卷一五四引《指南方》:調氣丸處方

    牽牛末1兩,陳皮半兩,青皮1分。

    制法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身體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姜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五四引《指南方》《雞峰》卷二十:調氣丸處方

    青橘皮2兩,陳橘皮3兩,木香半兩。

    制法

    上銼碎,用牽牛面4兩同藥炒黃色,其牽牛末更不用,將前3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雞頭大。

    功能主治

    快氣和中進食。主氣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含化咽津。

    摘錄《雞峰》卷二十
更多中藥材
  • 處方懷山藥4兩(微炒),杜仲3兩(去粗皮,凈,鹽水炒斷絲),川續(xù)斷2兩(酒炒)。制法上為末,糯米糊為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保胎。主墮胎小產。用法用量每服3錢,米湯送下。凡胎欲墮者,1服即保住;慣小產者,宜常服之;或每月服數(shù)次,至慣半產之月即......
  • 別名保胎丸、保胎神佑丸處方白茯苓2兩(要色白堅重者),真于術1兩(米泔水浸1宿,去皮蘆凈,切片曬干,同黃土炒),條芩(酒拌炒,須揀實心細條)1兩,香附子(童便浸2日,炒熟)1兩,元胡索(陳米醋拌炒)1兩,紅花(隔紙烘燥)1兩,益母草(凈葉)......
  • 處方當歸10兩,生地8兩,白術6兩,川斷6兩,條芩10兩,白芍5兩,木香1兩,蓯蓉5兩,黃耆5兩,益母草10兩,甘草3兩,龍骨10兩,香油15兩。功能主治保胎。主用法用量上合一處,熬膏服。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青島方)......
  • 《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卷二:保胎資生丸別名資生丸(《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卷二)。處方人參(人乳浸,飯上蒸,烘干)90克 白術90克 白茯苓(研細末,水澄,蒸,曬干,入人乳再蒸,曬干)45克 廣陳皮(去白,略蒸)60克 山楂肉(蒸)60克 甘草(......
  • 處方生地4兩,鱉甲4兩,香附4兩,當歸2兩,茯苓2兩,元胡2兩,白薇2兩,藁本2兩,益母2兩,川芎2兩,炒艾2兩,煅赤石脂2兩,丹皮2兩,白術2兩,青蒿2兩,肉桂5錢,沒藥1兩5錢,五味1兩,炙草1兩,沉香6錢,人參2兩,黃柏4兩。制法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