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臺秘要》 腹脹雷鳴方三首

    《范汪》療腹中寒氣脹,雷鳴切痛,胸脅逆滿。附子粳米湯方。

    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一兩炙) 大棗(十枚) 粳米(半升)

    上五味,切,以水八升煮米取熟,去米納藥,煮取三升,絞去滓,適寒溫,飲一升,日三.忌海藻、菘菜、豬羊肉、餳。(仲景《傷寒論》同,《集驗》加干姜二兩,出第十五卷中)《延年》療患腹內(nèi)氣脹雷鳴,胸背痛方。

    丹參(三兩) 枳實(炙各三兩) 桔梗 白術(shù) 芍藥(各二兩) 生姜(四兩) 檳榔(七枚)

    上七味,細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溫三服。忌豬肉、桃、李、雀肉、生冷、油膩、魚、蒜等。(出第十五卷中)

    又丹參湯 療腸鳴,發(fā)則覺作聲方。

    丹參 茯苓(各三兩) 桔梗(二兩) 生姜(四兩) 細辛 濃樸(炙) 食茱萸(各二兩)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每服如人行七八里。忌生菜、豬肉、酢物。(出第四卷中)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