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推拿抉微》 疳癥

    作者: 未知

    周夢覺曰∶道人于圣學本無所窺,而少者懷之,雅有同志,竊于疳癥三致意焉。十六歲以后謂之癆,十六歲以前謂之疳。其癥頭皮枯澀,毛發(fā)焦稀,腮縮鼻干,脊聳體削,斗牙咬甲,煩渴自汗,口鼻溺赤,肚脹潮熱,酷嗜瓜果、泥炭等物,外則肢體生瘡,是其候也。疳之綱領有五,脾肺心肝腎,至于條目,不可窮紀,姑舉其要。曰脊疳,曰蛔疳,曰腦疳,曰丁奚疳,曰無辜疳,曰哺露疳。名有百端,理為一致。雖見癥不同,不外熱積蟲三者而已。

    考古名方,有塌氣丸,龍膽湯,蘆薈丸、木香丸,胡黃連丸,及各種肥兒丸。其理正,其義深,其效神;信非仙家莫傳。因方書論癥支吾,雖傳其方,無人敢用。如景岳論中,其或氣血兩虛,有非大補不可,固屬門外揣摩。即錢仲陽,為小兒科中一代名醫(yī)。而以為皆因脾胃虛損,亦是老生常談,于疳癥何涉。錢氏如此,其它可知。道人不惜苦口饒舌,細為分晰,病源既明,則作方者之苦心,庶得以闡明于世。楊氏曰∶疳者,干也。道人則曰疳者,甘也。因奉養(yǎng)太過,肥甘之味,郁而為熱,蒸而生蟲,久而成積,而疳以是名焉。惟其煎熬津液,肌肉為之消削。惟其成積,肚腹脹大,飲食為之減少。惟其生蟲,吮臟腑,則偏嗜異物,蝕肢體,則瘡癢不痛。種種癥候,大半得之膏粱之家,食藜藿者十居一二。道人云游以來,每見朱門子弟,反不如居茅屋之神完氣足,總由飲食不節(jié)之故,何關乎元氣之盛衰,脾胃之強弱,此其大彰明較著者也。各方中不離黃連為君者,解其煎熬之熱毒也。用蘆薈生地山梔青黛膽草黃柏者,清其火也,用蕪荑君子川楝雷丸鶴虱烏梅者,殺其蟲也。用莪術神曲山楂麥芽青皮木香者,消其積也。用干蝦蟆蟾酥者,以毒攻其毒也。用夜明砂靈脂者,去瘀而生新也。有是癥則有是藥,藥味之寒與毒,夫復何疑。嘗見患是癥者,請一目不識丁之醫(yī),或揣之曰,莫不是疳,將師所傳治疳之方,遂撮一帖,猶或幸中,彼原不知黃連之寒,蕪荑之毒。請一讀書明理之醫(yī),明知是疳,開口便曰∶脾胃大損,非峻補不可。

    枯瘦之軀,何堪此黃連之寒,蕪荑之毒。主人曰穩(wěn)當。不知熱得補而益熾,積得補而堅甚,蟲得補而更多。至于不救,則曰有命。此非讀書之過,不善讀書者之過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斯之謂歟。然則惟攻熱積蟲,遂可以治疳乎,非也。五疳有所見之疳,諸疳又各有所見之癥,變化生心,豈可膠柱鼓瑟。不過胸有成竹,而后能畫竹。然則治疳一于攻而全無補法乎?亦非也。經(jīng)曰大毒治病,十去五六。相其熱退積減蟲安,窮寇勿追?;蛘{(diào)理脾胃,滋腎平肝,一任醫(yī)之運用。

    涂蔚生曰∶夢覺分析此節(jié),論癥精詳,治法簡明,猶設雷燈于暗道,施航海家以南針,濟世濟人,厥力豈淺鮮哉。然其郁而為熱,蒸而生蟲,久而成積一節(jié),余以為其次序當積系于先,熱次之,蟲更次之。蓋必有積而后有熱,有熱而后有蟲,有蟲而后有酷嗜瓜果泥炭等物之事也。試觀夏月,吾人之置食菜與肉于地,最易生蛆可知。至其蟲之吮臟腑,所以能發(fā)生偏嗜異物,則夢覺尤未能幫助。以余度之,當系某臟腑被蟲蝕之后,其陰液即系虧損,自不得不求救于性類所屬之物質(zhì),以為補助者也。如脾疳而嗜泥土,腎疳而嗜生鹽等是也。

    考古各方∶

    塌氣丸米糊為丸。治腹脹大。

    白豆蔻 麥芽 五靈脂 砂仁 莪術 陳皮 青皮 使君子(各二錢) 癩蝦?。ㄈX)

    下蟲丸米糊為丸。

    苦楝子(一錢,米泔浸,焙) 貫眾(一錢) 檳榔(一錢) 桃仁(一錢) 蕪荑(一錢) 木香(一錢)鶴虱(一錢)

    木香丸生姜水為丸。治疳痢。

    黃連(一錢) 木香(一錢) 濃樸(七分) 夜明砂(一錢)

    大蕪荑湯治小兒發(fā)熱作渴,少食,大便不利,發(fā)黃脫落。

    蕪荑(一錢) 梔子(一錢) 當歸(一錢) 白術(一錢) 茯苓(一錢) 柴胡(一錢) 麻黃(一錢)羌活(六分) 防風(一錢) 黃連(一錢) 黃柏(一錢) 炙甘草(一錢)

    四味肥兒丸治小兒食積五疳,目生云翳牙根腐爛。

    蕪荑(一錢) 神曲(一錢) 麥芽(一錢) 黃連(一錢)

    上等分為末,豬膽汁為丸,綠豆大。

    蘆薈肥兒丸豬膽為丸黍米大。治熱疳。

    蘆薈 龍膽草 人參 木香 麥芽(各二錢) 土鱉(去頭足酥炙) 檳榔 使君子 蕪荑(各三錢) 胡黃連(一錢) 黃連(一錢)

    龍膽丸煉蜜為丸。治疳熱腦瘡。

    龍膽草(一錢) 升麻(六分) 苦楝根皮(一錢) 赤茯苓(一錢) 防風(一錢) 蘆薈(一錢)油發(fā)灰(一錢) 青黛(一錢) 黃連(一錢)

    蟾酥丸治小兒頭頂結核,面色黃瘦,飲食不甘,腹大發(fā)熱。

    蟾蜍二三個,將糞蛆一杓置桶中,以尿浸之,即將蟾蜍打死與蛆食一晝夜,用布袋盛起,置急流水中一宿,取出,瓦上焙干為末,入麝香少許,米為丸。

    《集成》集圣丸治冷熱新久一切疳癥,以之為主,可隨癥加減。

    蘆薈(一錢) 五靈脂(一錢) 夜明砂(一錢) 陳皮(六分) 莪術(一錢) 使君子(一錢) 廣木香(一錢) 當歸(一錢) 川芎(一錢) 人參(一錢) 川連(一錢) 干蟾酥(一錢,酥炙) 西砂仁(酒炒,二分)

    涂蔚生曰∶此方出自《幼幼集成》,與前之蘆薈肥兒丸相似,而人參與靈脂同用,尤恐人參畏其侵奪之力也。

    《集成》參苓白術散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或嘔吐泄痢,及大病之后。補救脾胃,此方為神。

    人參(一錢) 白術(一錢) 茯苓(一錢) 懷山藥(一錢) 桔梗(一錢) 苡仁(一錢) 建蓮肉(一錢)炙甘草(一錢)

    上共為細末,每服一二錢,姜棗湯調(diào)服。

    《集成》清胃散治走馬牙疳。

    黃連(一錢) 當歸(一錢) 升麻(六分) 生地(一錢) 丹皮(一錢) 白芷(一錢) 細辛(五分)

    《集成》大肥兒丸治小兒脾胃虛弱,泄瀉骨蒸。

    人參 山楂肉(炒) 白術(土炒) 莪術(炒) 川樸(姜汁炒) 神曲(炒) 陳皮(炒) 胡黃連(炒)川連(姜制) 青皮(醋炒) 茯苓(乳蒸) 杭芍(酒炒) 地骨皮(酒炒) 澤瀉(炒) 肉豆蔻( )檳榔 川芎(炒) 柴胡(酒炒) 使君子肉(炒) 干蟾蜍(醋炙) 炙甘草(各一錢) 五谷蟲(二錢)

    上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彈子大,米飲化下。

    《集成》走馬牙疳方并治口疳破爛及齒齦腐爛黑臭者。用藥后,須防其涎流口內(nèi)。

    人中白(一兩, ) 兒茶(五錢) 黃柏 薄荷 青黛(各一錢) 冰片(三分)

    上共為細末用。

    《集成》急疳方治蝕爛口鼻欲死。

    海中紫貝子(炭灰 過,俗名南蛇牙齒,大名牙螺,嶺南稱狗支螵。)為末,獵豬油調(diào)涂。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