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烏奴龍膽

    《全國中草藥匯編》:烏奴龍膽拼音注音Wū Nú Lónɡ Dǎn來源

    龍膽科龍膽屬植物烏奴龍膽Gentiana urnula H. Smith [G. amoena C. B. Clarke var. mojor Burk.; G. amoena C. B. Clarke, f. pallida Marq.]以全草入藥。7~9月采集,曬干。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瀉。用于流感發(fā)燒,咽喉腫痛,黃疸,熱性腹瀉。

    用法用量

    1~2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烏奴龍膽拼音注音Wū Nú Lónɡ Dǎn別名

    岡噶瓊(藏名)

    出處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為龍膽科植物烏奴龍膽全草。7~9月采收。陰干。

    生境分布

    生于高山草地。分布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5厘米。葉密集對生,似輪生狀;葉片扇形,全緣,無柄?;?~3朵頂生,藍紫色,并帶有紫黑色條紋;萼管狀,常5裂,裂片扇形;花冠鐘形,先端5裂,裂片全緣;雄蕊5;子房上位。蒴果成熟時2瓣裂。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瀉。治流感發(fā)燒,咽喉腫痛,黃疸,熱性腹瀉。用于血和赤巴合并癥,木布病,血管閉塞病,中毒性發(fā)燒,熱性腹瀉,流行性感冒,咽喉腫痛,黃疸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ì Chá Měi Dēnɡ Mù別名皮胡椒。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廣西刺茶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 f.inermis C.Y.Cheng et W.L......
  • 拼音注音Cì Méi Guǒ別名薔薇果(東北)出處《黑龍江中藥》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實。果實在將成熟時摘下,立刻曬干,干后除去花萼,或把新鮮果實切成兩半,除去果核,再行干燥。生境分布生于林緣開闊地及河岸邊,山坡灌叢間及雜林中。分布黑龍......
  • 拼音注音Cì Méi Guǒ Gēn別名野玫瑰根(《吉林醫(yī)藥資料》(1):32,1971)出處《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根。功能主治《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經血不止,刺莓果根六錢,水煎加雞蛋同服。“臨床應用防治細......
  • 拼音注音Cì Bō別名潑盤、托盤(《救荒本草》),空腹蓮、空腹妙、飯包菠、雅早(《閩東本草》),飯消扭、地苗、田母,田角公(《浙江天目山藥植志》)。出處《閩東本草》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蓬蘽的根或葉。春、夏之間采收,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野、......
  • 拼音注音Cì Línɡ別名野菱(《綱目》)出處《綱目拾遺》來源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實。生境分布野生于水塘中或田溝內。分布長江流域。原形態(tài)一年生水生草本。浮生葉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狀菱形,長2~5厘米,寬2~7厘米,上面光滑,下面的主脈上略有長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