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查古籍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氣味】
苦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微陽.入手少陰足太陰厥陰經(jīng)血分.頭止血而上行.身養(yǎng)血而中守.稍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凡用以酒洗凈.曬干入藥.)
【主治】
咳逆上氣.溫瘧寒熱.婦人漏下絕子.諸惡瘡瘍.溫中止痛.補諸不足.和血補血.故脈者血之府.諸血皆屬心.凡通脈必先補心益血.仲景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以當歸補助之.凡血受?。论斩涣鳎酥伦魍矗羯?nèi)寒.助心和血.使氣血各有所歸.以當歸向?qū)е胧稚訇帲云湫纳玻胱闾帲云淦⒐玻胱阖赎帲云涓尾匮玻谎a氣須同人參黃 .行氣須同大黃牽牛.引熱須從桂附茱萸.引寒須從芒硝大黃.用本病宜酒制.有痰以姜制.導血歸源以人參石脂為佐.血熱以生地條芩為佐.古方四物湯.以當歸為君.芍藥為臣.地黃為佐.芎 為使.總之血藥不可舍當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