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人頭發(fā)、飛驚草、鐵包針(《貴州民間方藥集》),青根、大石韋、劍刀草、大金刀、青葉紅、葉上子、雙蒜子、大骨牌草、七星劍、骨牌草、巖紅豆(《湖南藥物志》)。
《貴州民間方藥集》
為水龍骨科植物烏蘇里瓦韋的全株。
生于石上或樹上,分布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吉林、湖南、貴州、廣西等地。
多年生草本,高不及20厘米。根狀莖細弱,長而橫走,疏被鱗片;鱗片緊覆,黑褐色,卵圓形,漸尖,有鋸齒,網眼密。葉遠生;葉片線狀披針形,長10~18厘米,寬5~7毫米,先端長漸尖,基部亦長漸狹,革質,綠色,中脈明顯,細脈網狀,網眼內有內藏細脈。孢子囊群中等大小,著生在中肋及邊緣之間,稍疏生,幼時有盾狀鱗片覆蓋。
《湖南藥物志》:"苦,平,無毒。"
祛風,利屎,止咳,活血。治風濕疼痛,小便不利,咳嗽,月經不調,跌打損傷。
①《貴州民間方藥集》:"根莖:利尿,又治風濕疼痛,跌打傷腫,清熱,治驚風,精神病。"
②《廣西藥植名錄》:"利尿,駁骨,鎮(zhèn)痛,止咳,治跌打。"
③《湖南藥物志》:"去風寒,消肺炎,活血利尿。治月經不調。"
內服:煎湯,3~5錢。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uploads/zhongyi/yaocai/2025/01/15/00064199521.jpg)
拼音注音Shè Jī Wěi別名人頭發(fā)、飛驚草、鐵包針(《貴州民間方藥集》),青根、大石韋、劍刀草、大金刀、青葉紅、葉上子、雙蒜子、大骨牌草、七星劍、骨牌草、巖紅豆(《湖南藥物志》)。
出處《貴州民間方藥集》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烏蘇里瓦韋的全株。
生境分布生于石上或樹上,分布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吉林、湖南、貴州、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不及20厘米。根狀莖細弱,長而橫走,疏被鱗片;鱗片緊覆,黑褐色,卵圓形,漸尖,有鋸齒,網眼密。葉遠生;葉片線狀披針形,長10~18厘米,寬5~7毫米,先端長漸尖,基部亦長漸狹,革質,綠色,中脈明顯,細脈網狀,網眼內有內藏細脈。孢子囊群中等大小,著生在中肋及邊緣之間,稍疏生,幼時有盾狀鱗片覆蓋。
性味《湖南藥物志》:"苦,平,無毒。"
功能主治祛風,利屎,止咳,活血。治風濕疼痛,小便不利,咳嗽,月經不調,跌打損傷。
①《貴州民間方藥集》:"根莖:利尿,又治風濕疼痛,跌打傷腫,清熱,治驚風,精神病。"
②《廣西藥植名錄》:"利尿,駁骨,鎮(zhèn)痛,止咳,治跌打。"
③《湖南藥物志》:"去風寒,消肺炎,活血利尿。治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