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槐皮膏

    《外臺秘要》卷二十六引《小品方》:槐皮膏處方

    槐皮150克 甘草 當歸 白芷各60克 陳豉 桃仁各50粒(去皮)赤小豆70克

    制法

    上七味,銼碎,以豬脂1.2升煎,候白芷黃,膏成,去滓。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活血解毒。治肛門癢痛,痔瘡。

    用法用量

    涂患處,日用三次。

    摘錄《外臺秘要》卷二十六引《小品方》《普濟方》卷三十七:槐皮膏處方

    槐皮3兩,熏陸半兩,辛荑半兩,甘草半兩,白芷半兩,巴豆7枚,漆子14枚,桃仁10枚。

    功能主治

    腸風,痛癢血出。

    用法用量

    上以豬脂半斤煎之,三上三下,去滓。以綿裹膏,塞下部,1日4-5次。

    摘錄《普濟方》卷三十七《外臺》卷二十六引《小品方》:槐皮膏處方

    槐皮5兩,甘草2兩,當歸2兩,白芷2兩,陳豉50粒,桃仁50粒(去皮),赤小豆2合。

    功能主治

    解毒和血,兼可化蟲。主谷道中癢痛,痔瘡。

    用法用量

    《千金》無陳豉,有楝實五兩。

    摘錄《外臺》卷二十六引《小品方》
更多中藥材
  • 《博育生女科.產(chǎn)后編》卷上:八味地黃丸處方山茱萸 山藥 丹皮 云苓各24克 澤瀉15克 熟地24克 五味子15克 炙黃耆30克制法上藥為末,煉蜜為丸。功能主治產(chǎn)后虛汗不止,血塊不落。用法用量每服10克,溫開水送下。摘錄《博育生女科.產(chǎn)后編》......
  • 處方八味地黃湯加生鐵落。功能主治咳逆喘急。臨床應(yīng)用哮喘:一少年哮喘者,其性善怒,病發(fā)寒天,每用桂附地黃湯及黑錫丹而平。一次用之未效,加生鐵落于八味湯中,一劑而愈。摘錄《觀聚方要補》卷三引《藥性纂要》......
  • 處方熟地1兩,山茱萸5錢,山藥5錢,茯苓3錢,丹皮3錢,澤瀉3錢,川芎1兩,肉桂1錢。功能主治補腎水以制火。主少時不慎酒色,又加氣惱而得頭疼,不十分重,遇勞、遇寒、遇熱皆發(fā),倘加色欲則頭岑岑而欲臥。用法用量水煎服。10劑后,去川芎,加白芍、......
  • 處方奇良(即土茯苓)、當歸、川芎、茯苓、橘皮、金銀花、通草、大黃。功能主治婦人頭瘡,起因于帶下者。用法用量水煎,溫服。兼用坐藥。摘錄《漢藥神效方》......
  • 《治疹全書》卷下:八味平胃散處方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神曲(炒)、川芎、麥芽、香附(酒炒)。功能主治疹后脾胃兩傷,吐瀉交作。用法用量煨姜為引。摘錄《治疹全書》卷下《易簡方》:八味平胃散處方厚樸3兩半,蒼術(shù)5兩半,橘紅3兩半,甘草1兩,縮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