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早在《素問·臟器法時論》中有這樣的記載:“毒藥攻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边@就是說:臨床上除了運用藥物祛邪治病外,還必須利用谷、肉、果、菜等食物以補益精氣,營養(yǎng)身體,增強抗病能力,才能確保安康。
唐代王冰注解說,五谷為粳米、小豆、麥、大豆及黃黍;五果為桃、李、杏、栗、棗;五畜為牛、羊、豬、犬、雞;五菜為葵、藿、薤、蔥、韭等。實際上包括了谷類、豆類、果品類、畜禽類、蔬菜類。這也就是合理膳食的具體內(nèi)容。
食物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主要供給人體熱能,叫熱力食品,在我國主要是糧食,也叫主食;另一類主要是更新、修補人體的組織,調(diào)節(jié)生理功能,叫保護性食品,又叫副食。粗略地說,副食是指含蛋白質(zhì)、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動物性食物、大豆及其豆制品和蔬菜、食油等。熱力食品和保護性食品既相互影響,又不能截然分開。
“五谷為養(yǎng)”,米、麥?zhǔn)俏覈嗣竦闹魇?,人體所需要的有80%左右的熱能和50%左右的蛋白質(zhì)是由糧食供給的,全谷制成的食品,是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同時還供給無機鹽。黍為有粘性之稷,稷米即高粱米,我國產(chǎn)的高粱米中脂肪及鐵的含量均比稻米多。小米所含的蛋白質(zhì)、脂肪和鐵,也比稻米高,維生素B1、B2亦很豐富。豆類所含的蛋白質(zhì)質(zhì)量高,它的氨基酸組成基本上符合人體需要,其中賴氨酸很多,營養(yǎng)價值高。
谷類含淀粉最多,蛋白質(zhì)次之,供給機體的主要是糖,而豆類則含蛋白質(zhì)多,脂肪次之,供給機體的主要是蛋白質(zhì)。兩者混食,就可以互相補償,提高營養(yǎng)價值。
“五畜為益”,“益”是增進,有益。五畜是動物性食品,主要供給蛋白質(zhì)及脂肪,而且畜類的蛋白質(zhì)質(zhì)量較高,可與谷類蛋白質(zhì)互相補足。動物性食品,亦是人體脂肪的主要來源。中醫(yī)認(rèn)為這些都是“血肉有情之品”,補益作用確比草木之類為佳。但是,長期高脂飲食,也會帶來危害,貴在適量。宜“謹(jǐn)和五味”,不可“貪嗜太過”。
“五菜為充”,“充”是補充、完備的意思。蔬菜富含水分、無機鹽、維生素、粗食物纖維等。膳食中的胡蘿卜素和抗壞血酸,大都來自蔬菜。粗食物纖維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及非碳水化合物的木素等,不能被人體胃腸道的分泌液所消化,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及胃腸的蠕動,幫助消化和排泄,增加大便量,改善大便習(xí)慣。中醫(yī)認(rèn)為,蔬菜就有疏通的含義,而人體如果閉塞,那將是不可想象的事。對患痔瘡、糖尿病、結(jié)腸過敏、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疾病的病人,則顯得更為重要。在葉菜類中,葉酸、膽堿、維生素K和鈣、磷、鐵等鹽類含量較高,其所含之鐵,易被機體較好地吸收、利用,可作為貧血患者之膳食。
“五果為助”,果品類含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與蔬菜相似。但由于蔬菜要烹煮,維生素往往被破壞,水果則不必烹煮,可以生吃,所含之維生素不致?lián)p失,并且果皮所含的維生素量高于果肉,吃時最好不去皮。另外,有的綠葉菜,如菠菜、莧菜等,雖然含鈣很豐富,但因其含草酸量亦較多,故容易結(jié)成不溶性草酸鈣而阻礙鈣的吸收。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zé)岵「怀?。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八卷。闡述氣血關(guān)系,血證的病機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早在《素問·臟器法時論》中有這樣的記載:“毒藥攻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边@就是說:臨床上除了運用藥物祛邪治病外,還必須利用谷、肉、果、菜等食物以補益精氣,營養(yǎng)身體,增強抗病能力,才能確保安康。
唐代王冰注解說,五谷為粳米、小豆、麥、大豆及黃黍;五果為桃、李、杏、栗、棗;五畜為牛、羊、豬、犬、雞;五菜為葵、藿、薤、蔥、韭等。實際上包括了谷類、豆類、果品類、畜禽類、蔬菜類。這也就是合理膳食的具體內(nèi)容。
食物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主要供給人體熱能,叫熱力食品,在我國主要是糧食,也叫主食;另一類主要是更新、修補人體的組織,調(diào)節(jié)生理功能,叫保護性食品,又叫副食。粗略地說,副食是指含蛋白質(zhì)、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動物性食物、大豆及其豆制品和蔬菜、食油等。熱力食品和保護性食品既相互影響,又不能截然分開。
“五谷為養(yǎng)”,米、麥?zhǔn)俏覈嗣竦闹魇?,人體所需要的有80%左右的熱能和50%左右的蛋白質(zhì)是由糧食供給的,全谷制成的食品,是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同時還供給無機鹽。黍為有粘性之稷,稷米即高粱米,我國產(chǎn)的高粱米中脂肪及鐵的含量均比稻米多。小米所含的蛋白質(zhì)、脂肪和鐵,也比稻米高,維生素B1、B2亦很豐富。豆類所含的蛋白質(zhì)質(zhì)量高,它的氨基酸組成基本上符合人體需要,其中賴氨酸很多,營養(yǎng)價值高。
谷類含淀粉最多,蛋白質(zhì)次之,供給機體的主要是糖,而豆類則含蛋白質(zhì)多,脂肪次之,供給機體的主要是蛋白質(zhì)。兩者混食,就可以互相補償,提高營養(yǎng)價值。
“五畜為益”,“益”是增進,有益。五畜是動物性食品,主要供給蛋白質(zhì)及脂肪,而且畜類的蛋白質(zhì)質(zhì)量較高,可與谷類蛋白質(zhì)互相補足。動物性食品,亦是人體脂肪的主要來源。中醫(yī)認(rèn)為這些都是“血肉有情之品”,補益作用確比草木之類為佳。但是,長期高脂飲食,也會帶來危害,貴在適量。宜“謹(jǐn)和五味”,不可“貪嗜太過”。
“五菜為充”,“充”是補充、完備的意思。蔬菜富含水分、無機鹽、維生素、粗食物纖維等。膳食中的胡蘿卜素和抗壞血酸,大都來自蔬菜。粗食物纖維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及非碳水化合物的木素等,不能被人體胃腸道的分泌液所消化,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及胃腸的蠕動,幫助消化和排泄,增加大便量,改善大便習(xí)慣。中醫(yī)認(rèn)為,蔬菜就有疏通的含義,而人體如果閉塞,那將是不可想象的事。對患痔瘡、糖尿病、結(jié)腸過敏、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疾病的病人,則顯得更為重要。在葉菜類中,葉酸、膽堿、維生素K和鈣、磷、鐵等鹽類含量較高,其所含之鐵,易被機體較好地吸收、利用,可作為貧血患者之膳食。
“五果為助”,果品類含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與蔬菜相似。但由于蔬菜要烹煮,維生素往往被破壞,水果則不必烹煮,可以生吃,所含之維生素不致?lián)p失,并且果皮所含的維生素量高于果肉,吃時最好不去皮。另外,有的綠葉菜,如菠菜、莧菜等,雖然含鈣很豐富,但因其含草酸量亦較多,故容易結(jié)成不溶性草酸鈣而阻礙鈣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