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濟川煎

    《景岳全書》卷五十一:濟川煎處方

    當歸9~15克 牛膝6克 肉蓯蓉(酒洗去咸)6~9克 澤瀉4.5克 升麻2~3克 枳殼3克

    功能主治

    溫腎益精,潤腸通便。治老年腎虛,大便秘結,小便清長,腰酸足軟,背冷畏寒。

    用法用量

    用水220毫升,煎至160~180毫升,空腹時溫服。

    如氣虛者,加人參;腎陰亦虛者,加熟地;虛甚者,枳殼可減去之。

    備注

    腎司二便。腎氣虧虛,下元不溫,五液不化,腸道失潤而大便不通,法當溫腎潤腸。方中肉蓯蓉溫腎益精,潤燥滑腸;當歸養(yǎng)血和血,辛潤通便,牛膝補腎強腰,其性下降;枳殼寬腸下氣,澤瀉入腎泄?jié)幔簧偌由橐陨尻?,使清升而濁降。張景岳稱此方是:“用通于補之劑?!惫蔬m宜于腎虛便閉者。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葉氏女科》卷一:濟川煎處方

    當歸3錢,熟地黃2錢,牛膝2錢,烏藥(炒)1錢,肉桂1錢,桃仁7粒(搗如泥)。

    功能主治

    血結成瘕,寒氣客于沖脈、任脈,則血澀不行,成瘕作痛,暫見停蓄而根盤未固者。

    用法用量

    水2鐘,煎8分,食前服。

    摘錄《葉氏女科》卷一明·《景岳全書》:濟川煎組成

    當歸一至五錢(9~15克)、牛膝二錢、酒洗肉蓯蓉,去咸,二三錢(6~9克)、澤瀉一錢半(4.5克)、升麻五分至七分(1.5~2.1克)、枳殼,虛甚者不必用,一錢(3克)。

    用法

    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F(xiàn)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

    功效

    溫腎益精,潤腸通便。

    主治

    腎陽虛弱,精滓不足,癥見大便秘結,小便清長,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舌淡苔白,脈沉遲。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陽虛型便秘、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等病癥。

    1.陽虛型便秘:60例患者隨機分為濟川煎加味組(治療組)和便通膠囊組(對照組),每組30例,對比觀察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30例,其中痊愈11例,好轉18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對照組30例,其中痊愈8例,好轉16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0%。(《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4年第1期)

    2.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采用濟川煎合增液湯加減治療治療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38例。對照組38例給予麻子仁丸口服。結果:治療組治愈19例,好轉16例,未愈3例,總有效率92.1%;對照組治愈9例,好轉

    方解

    本方用于治療腎虛氣弱之便秘。方用肉蓯蓉、牛膝溫腎潤腸,當歸養(yǎng)血通便,升麻、枳殼升降氣機,澤瀉降濁。臨床應用以大便不通、小便清長、腰酸背冷為辨證要點。

    現(xiàn)代研究

    實驗研究表明濟川煎具有提高結腸肌電慢波振幅、升高結腸組織神經(jīng)遞質(zhì)SP,提高結腸動力等作用。

    方歌

    濟川歸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從,腎虛津虧腸中燥,寓通于補法堪宗。

    摘錄明·《景岳全書》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廣皮60克 半夏(姜制)30克 白茯神30克 白術(土炒)60克 枳實(麩炒)30克 蘇子(炒)18克 川芎15克 當歸(酒洗)15克 白芍藥(鹽、酒洗,炒)24克 木香3克 甘草(炙)9克 香附90克 (長流水浸三日,洗凈,炒黃色)神......
  • 處方人參4分(黨參用1錢5分),麥冬1錢5分,歸身1錢5分,甘草3分,通草8分,滑石1錢,細辛3分,燈心5分。功能主治婦人子淋,屬腎虛熱不能司化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大生要旨》卷二......
  • 處方茯苓3錢,蒼術2錢,荊芥2錢,防風1錢,黃芩1錢,當歸5錢,蒲公英2錢,半夏1錢。功能主治黃水瘡。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洞天奧旨》卷十一......
  • 處方人參5錢,白術5錢,茯苓3錢,巴戟天3錢,附子1錢,麥芽1錢,枳殼3分,檳榔3錢,車前子2錢,白豆蔻3錢,扁豆2錢,蘿卜子1錢。功能主治小兒脾胃虛寒,上吐下瀉,眼目上視,死亡頃刻.其狀宛似慢驚風。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論述此方全在用參、附......
  • 處方人參(去蘆)1錢(焙),白術(炒)1兩,白附子(炮)1兩,南星(姜汁1碗煮干切片,炒)1兩,天麻(炮)1兩,辰砂(別研)1兩,當歸(焙,去蘆)1兩,乳香(別研)1兩,沒藥(別研)1兩,吊藤(勾子者,焙)1兩,白僵蠶(直者,炒去絲)1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