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桂樹根

    拼音注音Guì Shù Gēn別名

    桂根(《綱目拾遺》),桂花根(《分類草藥性》)。

    出處

    《綱目拾遺》

    來源

    為木犀科植物木犀根皮。9~10月挖取老樹的根,或剝?nèi)「ぁ?/p>原形態(tài)

    植物形態(tài)詳"桂花"條。

    性味

    辛甘,溫。

    ①《四川中藥志》:"性平,味甘微澀,無毒。"

    ②《重慶草藥》:"味辛,性溫,無毒。"

    功能主治

    治胃痛,牙痛,風(fēng)濕麻木,筋骨疼痛。

    ①《綱目拾遺》:"貼牙痛,取桂樹根上皮用。"

    ②《分類草藥性》:"治筋骨疼痛,氣痛,散郁。"

    ③《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胃痛。"

    ④《四川中藥志》:"治風(fēng)濕麻木及腎虛牙痛等癥。"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鮮用1~3兩)。外用:研末調(diào)敷。

    復(fù)方

    ①治虛火牙痛:桂花根二至三兩,路邊姜、地骨皮根。熬水或燉五花肉服。

    ②治風(fēng)濕麻木及腰痛:桂花根粗皮一斤,麻油半斤,炒黃丹半斤。熬膏(黃丹要去渣后才下),取出冷后,貯入磁罐中。用時(shí)火燉化,攤帖。

    ③治大便下血:桂花根二至三兩,落地金錢、豬筒子骨四節(jié)。燉服。(選方出《四川中藥志》)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來源杜鵑花科安徽杜鵑Rhododendron anhweiense Wils.,以根入藥。生境分布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損傷。用法用量根0.5~1兩,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飯前各服1次。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中國藥典》:安息香拼音注音ān Xī Xiānɡ別名白花榔英文名BENZOINUM來源本品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樹Styrax tonkinensis (Pierre)Craib ex Hart. 的干燥樹脂。樹干經(jīng)自然損傷或于夏、秋二季割裂......
  • 拼音注音ān Tāi Yào別名骨筋草、嚇唬草。來源藥材基源:為酢漿草科植物無柄感應(yīng)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Biophytum sessile(Buch.Ham.)K.Kunth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節(jié)采集,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
  • 拼音注音ān Lónɡ Xiānɡ Kē Kē別名里蘇子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安龍香科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Tercrium anlungense C.Y.Wu et S.Chow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
  • 拼音注音ān ( Cǎo Lǘ )別名庵(艸閭)草、庵 (艸閭)篙、淹 (艸閭)、覆(艸閭)、臭篙、庵蒿英文名all-grass of keiske Wormwood出處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庵(艸閭)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