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古籍
- 全名《忠孝勇烈木蘭傳》,又名《忠孝勇烈奇女傳》,四卷三十二回,有清代刊本。書中不題撰人。本書是根據(jù)北朝民歌《木蘭辭》和有關(guān)史書以及民間廣為流傳的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敷衍創(chuàng)作而成的。其中,有的人物和情節(jié)還受到了唐代、明代傳奇的影響與啟發(fā)。書中寫木蘭從軍十二載,轉(zhuǎn)戰(zhàn)千里,備覺艱辛,后因?qū)医ㄆ婀Χ环鉃閷④?。然最后竟蒙冤涉進(jìn)武則天亂國案中,不得已剖心自殺以表對朝廷的忠誠,結(jié)局慘烈異常。木蘭從軍的故事早已流傳古今,家喻戶曉。本書將這一故事加以細(xì)致描寫,情節(jié)更為具體。同時,書中指稱木蘭姓朱,家住黃陂,也是有一定根據(jù)的。明代人焦竑曾考證黃陂古為木蘭縣,有木蘭山、將軍冢、忠烈廟等。另外,《黃陂縣志》中有《木蘭傳》一篇,內(nèi)容與本書基本相同。
- 陳振孫云:“《復(fù)雅歌詞》五十卷,題鲖陽居士序,不著姓名。末卷言宮詞音律頗詳,然多有調(diào)而無曲?!笔侵饼S已不詳此書為何時何人所著。明刻重?!侗蔽鲙洝芬钰墩{(diào)笑令》,云出《復(fù)雅歌詞?后集》。知其書又分前后集。觀陳元靚《歲時廣記》所引,知其體例與《本事曲子集》、《古今詞話》及《本事詞》、詩詞紀(jì)事相類似,同可視為最古之詞林記事。顧徐釚《詞苑叢談》、張宗橚《詞林紀(jì)事》、馮金伯《詞苑萃編》中,俱未引及。蓋隱晦已久,因輯存之,俾談藝者有所考焉。萬里記。
復(fù)雅歌詞熙寧八年乙卯,楊繪在翰林,十二月立春日肆筵,設(shè)滴酥花。陳汝羲即席賦《減字木蘭花》云:“纖纖素手。盤里酥花新點就。對葉雙心。別有東風(fēng)意思深。瓊沾粉綴。消得玉堂留客醉。試嗅清芳。別有紅蘿巧袖香?!?br>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孤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笔窃~乃東坡居士以丙辰中秋歡飲達(dá)旦大醉,作《水調(diào)歌頭》兼懷子由,時丙辰熙寧九年也。元豐七年,都下傳唱此詞。神宗問內(nèi)侍外面新行小詞,內(nèi)侍錄此進(jìn)呈。讀至“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上曰:“蘇軾終是愛君?!蹦嗣恳迫曛荨?br>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吳江冷?!比痹?,刺明微也。漏斷,暗時也。幽人,不得志也。獨往來,無助也。驚鴻,賢人不安也?;仡^,愛君不忘也。無人省,君不察也。揀盡寒枝不肯棲,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吳江冷,非所安也。此詞與考盤詩極相似。
景龍樓先賞,自十二月十五日便放燈直至上元,謂之預(yù)賞。萬俟雅言作《雪明鳷鵲夜慢》云:“望五云多處春深,開閬苑、別就蓬島,正梅雪韻清,桂月光皎,鳳帳龍簾縈嫩風(fēng),御座深翠金間繞。半天中、香泛千花,燈掛百寶。圣時觀風(fēng)重臘,有簫鼓沸空,錦繡匝道。競呼盧,氣貫調(diào)歡笑。暗里金錢擲下,來侍燕歌,太平睿藻。愿年年此際,迎春不老?!?br>
萬俟雅言作《鳳皇枝令:憶景龍先賞》,序曰:“景龍門,古酸棗門也,自左掖門之東,為夾城南北道,北抵景龍門。自臘月十五日放燈,縱都人夜游?!眿D人游者,珠簾下邀住,飲以金甌酒。有婦人飲酒畢,輒懷金甌。左右呼之,婦人曰:“妻之夫性嚴(yán),今帶酒容,何以自明,懷此金甌為證耳?!备艉熉勑β曉唬骸芭c之?!逼湓~曰:“人間天上。端樓龍鳳燈先賞。傾城粉黛月明中,春思蕩。醉金甌仙釀。一從鸞輅北向。舊時寶座應(yīng)蛛網(wǎng)。游人此際客江鄉(xiāng),空悵望。夢連昌清唱?!蓖闲烷g,萬俟雅言中秋應(yīng)制作《明月照高樓慢》云:“平分素商。四垂翠幕,斜界銀潢。顥氣通建章。正?澄練色,露洗水光。明映波融太液,影隨簾掛披香。樓觀壯麗,附霽云耀,紺碧相望。宮妝。三千從赭黃。萬年世代,一部笙簧。夜宴花漏長。乍鶯歌斷續(xù),燕舞回翔。玉座頻燃絳臘,素娥重按霓裳。還是共唱御制詞,送御觴?!?br>
《調(diào)笑》八疊鶯鶯,又作李邴詞:“何處。長安路。不記墻東花拂樹?,幥倮砹T霓裳譜。依舊月窗風(fēng)戶。薄情年少如飛絮。夢逐雙環(huán)西去?!?br>
《憶王孫:賞荷》:“云鎖重樓簾幙曉。秋已暮、紅稀香小。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應(yīng)也恨人歸早?!?br>
《惜寒梅》“看盡千花,愛寒梅、暗與雪期霜約。雅態(tài)香肌,迥有天然澹泊。五侯園囿恣游樂。欄處、重開繡幕。秦娥妝罷,遙相縱艷□□洛。天涯再見素萼。似凝然向人,玉愁寂寞。江上飄零,怎把芳心付托。那堪風(fēng)雨夜來惡。便減動一分瘦削。直須沉醉,尤香殢云,莫待吹七夕故事,大抵祖述張華《博物志》、吳均《齊諧記》。夫二星之在天為二十八舍,自占星者觀之,此為經(jīng)星有常次而不動。詩人謂“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者,以比為臣而不職也。夫為臣不職,用人者之責(zé)也,此詩所以為刺也。凡小說好怪,誕妄不終,往往類此。天雖去人遠(yuǎn)矣,而垂象粲然,可驗而知,不可誣也。詞章家者流,務(wù)以文力相高,徒欲飛英妙之聲于尊俎間,詩人之細(xì)也夫。
- 聶隱娘者,唐貞元中魏博大將聶鋒之女也。方十歲,有尼乞食於鋒舍,見隱娘,悅之,乃云:“問押衙乞取此女?!变h大怒,叱尼。尼曰:“任押衙鐵柜中盛,亦須偷去矣?!奔耙?,果失隱娘所在。鋒大驚駭,令人搜尋,曾無影響。父母每思之,相對涕泣而已。
后五年,送隱娘歸,告鋒曰:“教已成矣,可自領(lǐng)取?!蹦嵊嗖灰?。一家悲喜,問其所習(xí)。曰:“初,但讀經(jīng)念咒,余無他也?!变h不信,懇詰。隱娘曰:“真說又恐不信,如何?”鋒曰:‘但真說之?!蹦嗽唬骸半[娘初被尼摯去,不知行幾里。及明,至大石穴中,嵌空數(shù)十步,寂無居人,猿猱極多。尼先已有二女,亦各十歲。皆聰明婉麗,不食,能干峭壁上飛走,若捷猱登木,無有蹶失。尼與我藥一粒,兼令執(zhí)寶劍一口,長一二尺許,鋒利吹毛可斷。遂令二女教某攀緣,漸覺身輕如風(fēng)。一年后,刺猿揉百無一失。后刺虎豹,皆決其首而歸。三年后,能使刺鷹隼,無不中。劍之刃漸減五寸,飛禽遇之,不知其來也。至四年,留二女守穴,挈我於都市,不知何處也。指某人者,一一數(shù)其過,曰:‘為我刺其首來無使知覺。定其膽,若飛鳥之容易也?!谝匝蚪秦笆?,刃廣三寸,遂白日刺其人於都市中,人莫能見。以首人囊返命,則以藥化之為水。五年,又曰:‘某大僚有罪,無故害人若干,夜可入其室,決其首來。’又?jǐn)y匕首入室,度其門隙無有障礙,伏之梁上。至瞑時,得其首而歸。尼大怒曰:‘何太晚如是?’某云:‘見前人戲弄一兒,可愛,未忍便下手。,尼叱曰:‘已后遇此輩,必先斷其所愛,然后決之?!嘲葜x。尼曰:‘吾為汝開腦后,藏匕首而無所傷。用即抽之?!唬骸晷g(shù)已成,可歸家?!焖瓦€,云:后二十年,方可一見?!变h聞?wù)Z甚懼。后,遇夜即失蹤,及明而返。鋒亦不敢詰之,因茲亦不甚憐愛。忽值磨鏡少年及門,女曰:“此人可與我為夫?!卑赘?,又不敢不從,遂嫁之。其夫但能淬鏡,余無他能。父乃給衣食甚豐。
數(shù)年后,父卒,魏帥知其異,遂以金帛召署為左右吏。如此又?jǐn)?shù)年。至元和間,魏帥與陳許節(jié)度使劉悟,參商不協(xié),使隱娘賊其首。隱娘辭帥之許。許帥能神算,已知其來。召衙將、今曰:“早至城北。候一丈夫、一女子各跨白黑衛(wèi)。至門,遇有鵲來噪,丈夫以弓彈之不中。妻奪夫彈,一丸而斃鵲者,揖之云:吾欲相見,故遠(yuǎn)相祗迎也?!毖脤⑹芗s束,遇之。隱娘夫妻曰:“劉仆射真神人。不然者,何以動召也。愿見劉公?!眲谥?。隱娘夫妻拜曰:“得罪仆射,合萬死?!眲⒃唬骸安蝗?,各親其主,人之常事。魏今與許何異。請當(dāng)留此,勿相疑也?!彪[娘謝曰:“仆射左右無人,愿舍彼而就此,服公神明也?!鄙w知魏帥之不及劉也。劉問其所需。曰:“每日只要錢二百文足矣?!蹦艘浪?。忽不見二衛(wèi)所在。劉使人尋之,不知所向。后潛于布囊中,見二紙衛(wèi),一黑一白。
后月余,白劉曰:“彼未知信,必使人繼至。今宵請剪發(fā),系之以紅綃,送放魏帥枕前,以表不回?!眲⒙犞?,至四更,卻返曰:“送其信矣。是夜必使精精兒來殺某及賊仆射之首。此時亦萬計殺之。乞不憂耳?!眲⒒磉_(dá)大度,亦無畏色。是夜明燭,半宵之后,果有二幡子,一紅一白,飄飄然如相擊于床四隅。良久,見一人自空而踣,身首異處。隱娘亦出曰:“精精兒已斃?!弊С鲇谔弥?,以藥化為水,毛發(fā)不存矣。隱娘曰:“后夜當(dāng)使妙手空空兒繼至??湛諆褐裥g(shù),人莫能窺其用,鬼莫得躡其蹤。能從空虛人冥莫,無形而滅影。隱娘之藝,故不能造其境。此即系仆射之福耳。但以于闐玉周其頸,擁以衾,隱娘當(dāng)化為蠛蠓,潛入仆射腸中聽伺,其余無逃避處?!眲⑷缪?。至三更,瞑目未熟,果聞項上挫然,聲厲甚,隱娘自劉口中躍出,賀曰:“仆射無患矣。此人如俊鶻,一搏不中,即翩然遠(yuǎn)逝,恥其不中耳,才未逾一更,已千里矣?!焙笠暺溆?,果有匕首劃處,痕逾數(shù)分,自此劉轉(zhuǎn)厚禮之。
泊元和八年,劉自許人覲,隱娘不愿從焉。云:自此尋山水,訪至人,但一一請給與其夫。劉如約。后漸不知所之。及劉薨于軍,隱娘亦鞭驢而一至京師柩前,慟哭而去。開成年,昌裔子縱除陵州刺史,至蜀棧道,遇隱娘,貌若當(dāng)時。相見喜甚,依前跨白衛(wèi)如故。謂縱曰:“郎君大災(zāi),不合適此?!背鏊幰涣?,令縱吞之。云:“來年火急拋官歸洛,方脫此禍。吾藥力只保一年患耳?!笨v亦不甚信。遺其增彩,隱娘一無所受,但沉醉而去。后一年,縱不休官,果卒于陵州。自此無復(fù)有人見隱娘矣。
- 《孫子兵法》共13篇,是現(xiàn)存我國最早的一部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作者孫武,春秋末期齊國人,生卒年不詳。他受吳王闔閭重用,在吳國為將,輔助吳治軍強(qiáng)國,為吳王的霸業(yè)作出了貢獻(xiàn)。
《孫子兵法》的內(nèi)容,包括對戰(zhàn)爭、軍隊的基本問題的論述和戰(zhàn)略、策略、作戰(zhàn)原則、方法等。它深刻地指出了戰(zhàn)爭與政治、經(jīng)濟(jì)的關(guān)系,提出決定戰(zhàn)爭勝負(fù)的五個基本因素是政治、天時、地利、將帥、法制,而首要的是政治因素;它提出許多杰出的命題,如“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等,許多問題上反映了戰(zhàn)爭的一般規(guī)律,不僅為中國歷代兵家所重視,也為各國軍事家所重視。不少國家的軍校把它列為教材,1991年海灣戰(zhàn)爭期間,交戰(zhàn)雙方都曾研究《孫子兵法》,借鑒其軍事思想以指導(dǎo)戰(zhàn)爭。
《孫子兵法》對戰(zhàn)爭問題的論述,也包含了許多有價值的哲學(xué)思想。書中所說“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和“因敵而制勝”,認(rèn)為必須全面了解敵我雙方全部情況,才能取得戰(zhàn)爭勝利,要求在戰(zhàn)前對敵我雙方影響戰(zhàn)爭勝負(fù)的諸種因素作全面的了解和比較,以預(yù)測戰(zhàn)爭的勝負(fù),體現(xiàn)了樸素唯物論的傾向。
《孫子兵法》中又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書中探討了與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一系列矛盾的對立和轉(zhuǎn)化,如敵我、主客、眾寡、強(qiáng)弱、攻守、進(jìn)退、勝敗、奇正、虛實、勇怯、勞逸、動靜、迂直、利患、死生等等?!秾O子兵法》特別重視這些對立面轉(zhuǎn)化的條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認(rèn)為戰(zhàn)爭勝負(fù)不僅取決于客觀的形勢,還取決于戰(zhàn)爭的主觀指導(dǎo)是否正確。一方面,它說“勝可知,而不可為”,認(rèn)為勝利可以預(yù)見,但不能憑主觀愿望去取得。另一方面又說“勝可為也?!闭J(rèn)為只要研究敵我雙方的情況,據(jù)此正確決定自己的行動,發(fā)揮自己的實力,避免自己的被動,并且利用敵人的弱點造成敵人的被動,就可以為勝利創(chuàng)造條件?!秾O子兵法》正是在研究戰(zhàn)爭中種種矛盾及其轉(zhuǎn)化條件的基礎(chǔ)上提出其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shù)?!秾O于兵法》論戰(zhàn)爭問題中體現(xiàn)的辯證思想,是我國古代辯證思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辯證思維發(fā)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孫子兵法》中的哲學(xué)思想不僅適用于軍事,而且也受到各方面的廣泛注意,被運用于其它許多領(lǐng)域;一些現(xiàn)代企業(yè)家,也把《孫子兵法》中的辯證思想、軍事謀略運用于企業(yè)經(jīng)營和商戰(zhàn)中去?!秾O子兵法》一書的意義已經(jīng)遠(yuǎn)遠(yuǎn)超出了兵書的范圍。
讀《孫子兵法》可讀郭化若的《孫于今譯》,其中可重點讀上卷《計篇》、《作戰(zhàn)篇》,中卷《勢篇》、《虛實篇》。
==============================================================================
始計第一
作戰(zhàn)第二
謀攻第三
軍形第四
兵勢第五
虛實第六
軍爭第七
九變第八
行軍第九
地形第十
九地第十一
火攻第十二
用間第十三
- 《論衡》是東漢時期著名的無神論作品。作者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生于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卒于和帝永元年間約公元100年前后。王充高祖有軍功封侯,后來家道衰落,以農(nóng)桑為業(yè),自稱出身于“孤門細(xì)族”。少時好學(xué),青年時游學(xué)京師洛陽,師事班彪。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博覽強(qiáng)記,遂自學(xué)成為通曉眾流百家之言的大學(xué)問家。王充一生只有一個短時期做過地方下級官吏,后來歸居故里,從事著述和教學(xué),生活清貧,到老年還是“貧無一畝庇身,賤無斗石之秩”,可以說是位平民學(xué)者?!墩摵狻番F(xiàn)存85篇,其中《招致》僅存篇名,共20余萬言。較通行的注本有:黃暉《論衡校釋》中華書局1990年版,附劉盼遂《論衡集解》北京大學(xué)歷史系編《論衡注釋》中華書局1979年出版?!墩摵狻分T篇中,比較重要的有:《命義》、《率性》、《本性》、《物勢》、《問孔》、《刺孟》、《談天》、《說日》、《自然》、《論死》、《訂鬼》、《實知》《自紀(jì)》等篇,宜加細(xì)讀。
兩漢之際,讖緯盛行,社會上層和民間流行各種神秘主義,社會生活充滿了迷信色彩。王充寫《論衡》就是為了批判神秘主義和世俗迷信,其基本態(tài)度就是“疾虛妄”。他主張氣一元論,認(rèn)為天地萬物都是元氣分化出來的,人與物稟氣而生,氣散而亡,天道自然無為,沒有意志和神靈,社會上流傳的天人感應(yīng)、災(zāi)異譴告是不存在的;人死猶如火滅,精氣散歸于空間,因此沒有鬼魂,鬼是精神錯亂引起的幻覺;圣人不能前知生知,“須任耳目以定情實”,一切言論要用經(jīng)驗和效果來判定是否真實?!墩摵狻愤€批判了神仙方術(shù)、占卜時日等迷信思想和行為,用實證和說理的方法,建立自然元氣論,在中國無神論史上樹起一座豐碑?!墩摵狻返娜秉c有兩個:一是把人的生死壽夭和富貴貧賤歸為稟氣強(qiáng)弱厚薄,陷于命定論,二是在注重經(jīng)驗的同時比較忽視理論思維,所以對鬼神之說的批判就不能徹底?! ⊥醭湟颉墩摵狻芬粫谥袊枷胧飞汐@得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影響到后來范縝的《神滅論》和清代熊伯龍的《無何集》及其他人。章太炎評論他說:“漢得一人焉足以振恥,至今亦鮮有能逮者?!敝攸c讀《談天》、《自然》、《實知》篇。
- 《圍爐夜話》正如其名,疲倦地送走喧囂的白晝,爐邊圍坐,會頓感世界原來是這樣的寧靜。在如此寧靜而溫暖的氛圍下,白晝里濁濁紅塵蹇塞的種種煩悶,會不自覺地升華為對生活、對生命的洞然?! ∫故沁@樣的美妙,更何況圍坐在暖暖的爐邊呢?靜夜?fàn)t邊獨坐,品味清朝王永彬先生的《圍爐夜話》,體味作者以平淡而優(yōu)美的話語,諱諱敘出的瑣碎的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就如炎夏飲一杯清涼的酸梅湯,令人神清氣爽,茅塞頓開。
中國傳統(tǒng)文人是快樂是超速,亦或痛苦、壓抑,現(xiàn)在難以說得清楚。那代文人即使在生活安逸、仕途得意時,心中也常存為天地立心為萬民請命的憂患意識,而在陡遭不測,傾家蕩產(chǎn)時,又能常常保持一份無怨無悔的淡然心態(tài)。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yùn),因其博大,受其滋潤的中國文人的心胸也是寬廣大度的,其精神世界更是豐富多彩。
- 鬼谷四友志又名《孫龐演義七國志全傳》,全書三卷,每卷又分上下卷,實為六卷,即六回,有清代刊本。書署作者為楊景淐,然其生平事跡無可考。本書敘寫戰(zhàn)國時孫臏與龐涓斗智、蘇秦與張儀連橫合縱的故事。孫、龐、蘇、張四人乃鬼谷子之弟子,故稱“鬼谷四友”。將孫臏、龐涓事寫入小說,此前有《樂毅圖齊平話》、《列國志傳》、《孫龐斗志演義》等書。楊景淐編撰本書,在參考前人創(chuàng)作的基礎(chǔ)上,盡刪前書荒誕離奇、有乖史實之處;同時,加入蘇秦、張儀故事。然“鬼谷四友”雖合為一書,但仍分兩段講述。小說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情節(jié)驚險,人物豐滿,文字也通俗易懂。
- 陸羽(七三三年——八○四年)唐復(fù)洲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上元初隱居苕溪,自稱桑苧翁,又號竟陵子,杜門著書,隱居不仕,著有《茶經(jīng)》三篇,舊時稱為“茶神”。
《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選自《佩文齋書畫譜》,乃陸羽《懷素別傳》中的一段。此段雖極簡,卻提出了“坼壁路”、“屋漏痕”這些著名的概念。
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
懷素與鄔彤為兄弟,常從彤受筆法。
彤曰:“張長史私謂彤曰:‘孤蓬自振,驚沙坐飛,余自是得奇怪’草圣盡于此矣?!?br>
顏真卿曰:“師亦有自得乎?”
素曰:“吾觀夏云多奇峰,輒常師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br>
真卿曰:何如屋漏痕?”
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
- 作者:(漢)揚雄撰;(晉)范望注《太玄》,又稱《太玄經(jīng)》、《揚子太玄經(jīng)》或《玄經(jīng)》,是西漢學(xué)者揚雄的一部著作,用來闡述他的哲學(xué)體系和宇宙論。 ... 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贊;另有玄首、玄測、玄沖、玄攡、玄錯、玄瑩、玄數(shù)、玄文、玄倪、玄圖、玄告10篇。
- 陳槱,南宋紹熙年間書法家,陳幾之孫,長樂(今屬廣東)人。生平事跡不詳。
《負(fù)暄野錄》二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曰:舊本題陳槱撰,不著時代,卷末有至正七年王東跋。是書上卷論石刻者五則,其前漢無碑及古碑毀壞兩說,未經(jīng)人道。言篆法一則,謂作篆仍宜用筆尖,持論甚詳。言諸家書格者七則。下卷言學(xué)書之法者四則,言筆墨紙硯者十二則,俱甚精到。此書《宋史·藝文志》不為著錄。此選自《知不足齋叢書》,錄十四則,不分卷次。
總論古今石刻
古者金銅等器物,其款識文字皆以坯冶之后鐫刻,非若今人就范模中徑鑄成者。余于武陵郡開元寺鐵塔上見鐫刻經(jīng)咒之屬,皆是冶鑄后為之。至于石刻,率多用粗頑石。又字畫入石處甚深,至于及寸。其鐫鑿直下,往往至底乃反大于面,所謂如蠹蟲鉆鏤之形,非若后世刻削豐上銳下,似茶藥碾槽狀。故古碑之乏也,其畫愈肥;近世之碑之乏也,其畫愈細(xì)。愈肥而難漫,愈細(xì)而易滅。余在漢上及襄峴間親見魏、晉碑刻如此。兼石既粗頑,自然難壞,后世石雖精好,然卻易剝?nèi)薄R允侵湃俗魇虏黄?,皆非今人所能及也。前漢無碑
《集古目錄》并《金石錄》所載,自秦碑之后,凡稱漢碑者,悉是后漢。其前漢二百年中,并無名碑,但有金石刻銘識數(shù)處耳。歐陽公《集古目錄》不載其說,第于答劉原父書嘗及之。趙明誠云:“西漢文字世不多有,不知何為希罕如此,略不可曉?!比弧督鹗洝穮s載有陽朔磚數(shù)字,故云希罕,言不多,非無也。余嘗聞之尤梁溪先生袤云:“西漢碑,自昔好古者固嘗旁采博訪,片簡只字,搜括無遺,竟不之見。如陽朔磚,要亦非真。非一代不立碑刻,聞是新莽惡稱漢德,凡所在有石刻,皆令仆而磨之,仍嚴(yán)其禁’不容略留。至于秦碑,乃更加營護(hù),遂得不毀,故至今尚有存者?!绷合搜?,蓋有所援據(jù),惜不曾再叩之。余因記范石湖題虜中項王廟詩云:“人間隨事有知音?!毙氯∏?,其事亦爾,可發(fā)識者一笑。近世洪景伯丞相著《隸釋》,卻有前漢哀帝元壽中郫縣一碑,或謂乃后人偽為者。按《石湖集》有七十二塚詩云:“一棺何用塚如林,誰夏如公負(fù)比心。為說群胡為封土,世間隨事有知音?!弊⒃啤霸谥v武城外,森然彌望,北人比常增封之”云云。此以為項王廟詩,恐是誤記。
古碑毀壞
趙德甫謂所著《金石錄》壽于二千卷所載之碑,由今觀之,信然。石刻固易朽之物,其如隨時廢興,摧毀非一。前輩所載,元祐中,丞相韓玉汝帥長安,修石橋,督責(zé)甚峻,村民急以應(yīng)期,悉皆磨石刻以代之,前人之碑盡矣。余又聞蕭千巖云:“蔡拱之訪求石碑,或蹊田害稼,村民深以為苦,悉鑱鑿其文字,或為柱礎(chǔ)帛碪,略不容存留?!庇肿詠y離而來,所在城堡攻戰(zhàn)之處,軍兵率取碑鑿為炮石,摧毀無余。凡此皆是時所遭,其仆壞之門,殆非一端,蓋亦碑刻之一厄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