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bi
  • 注音:ㄅㄧˋ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3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KHXF
  • 五筆98:KHXF
  • 五行:
  • Unicode:U+8DF8
  • 四角號碼:62141
  • 倉頡輸入法:RMPP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5452
提交資料
  • 蹕字拼音(帶聲調)
  • 蹕字筆順
    豎折橫豎橫豎橫橫折撇折橫豎
  • 蹕字的組詞
    蹕止 蹕御 蹕聲 蹕路 蹕警 蹕道 宸蹕 出警入蹕 傳蹕 從蹕 返蹕 犯蹕 鳳蹕 呵蹕 扈蹕 護蹕 還蹕 回蹕 金蹕 警蹕 儆蹕 驚蹕 六蹕 鑾蹕 鳴蹕 輦蹕 陪蹕 前蹕 遷蹕 清蹕 聳蹕 天蹕 衛(wèi)蹕 徙蹕 仙蹕 星蹕 移蹕 迎蹕 御蹕 云蹕 詔蹕 整蹕 治蹕 止蹕 駐蹕
  • 基本解釋

    (蹕) bì ?ㄅㄧˋ ◎ 帝王出行時清道,禁止行人來往:警蹕。蹕路。 ◎ 泛指帝王出行的車駕:駐蹕。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蹕、 bì? 〈動〉 (1) (從足,畢聲。本義: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2) 同本義 [clear(the emperor's route)of traffic] 出稱警入言?!稘h書·梁孝王武傳》 大祭祀、喪祀之事,設門燎,蹕宮門廟門。——《周禮》 (3) 又如:蹕路(蹕道。帝王出行時所經(jīng)過的道路。清理道路,禁止百姓通行);蹕聲(清道的吆喝聲) (4) 指帝王出行的車駕 [horse-drawn carriage of an emperor] 縣人來,聞蹕,匿橋下。——《史記》 (5) 又如:駐蹕(指帝王出行沿途暫住)

  • 漢語字典

    [①][bì][《廣韻》卑吉切,入質,幫。]亦作“驆1”。“蹕1”的繁體字。(1)古代帝王出行時,禁止行人以清道。(2)指帝王的車駕或行幸之處。(3)站立不正。

    音韻參考

    [平水韻]:去聲四寘·入聲四質[粵 語]:bat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中】【足字部】 蹕; 康熙筆畫:18; 頁碼:頁1226第09【廣韻】??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音必?!居衿客??!局芏Y·天官·宮正】凡邦之事蹕?!驹]】國有事,王當出,則宮正主禁絕行,若今衞士塡街蹕也。又【夏官·隷僕】掌蹕宮中之事?!驹]】蹕,謂止行者淸道,若今時警蹕?!緷h官儀註】皇帝輦左右侍帷幄者稱警,出殿則傳蹕,止行人淸道也?!竟沤褡ⅰ烤?,所以戒行徒。《周禮》蹕而不警。秦制出警入蹕。謂出軍者皆警戒,入國者皆蹕止也。又蹕路也,所行者皆警於塗路?!∮帧炯崱颗燎?,音鼻。又必至切,音畀。義??同?!∮帧酒!孔闫我??!玖信畟鳌苛⒉慧?。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