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zi
  • 注音: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4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XVLG
  • 五筆98:XVLG
  • 五行:
  • Unicode:U+7DC7
  • 四角號碼:22963
  • 倉頡輸入法:VFVVW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緇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緇字筆順
    折折捺捺捺捺折折折豎折橫豎橫
  • 基本解釋

    zī ? ㄗˉ ◎ 見“緇”。

  • 漢語字典

    [①][zī][《廣韻》側(cè)持切,平之,莊。]亦作“1”?!凹?”的被通假字?!熬l1”的繁體字。(1)黑色。(2)引申作染黑。(3)指黑色僧服。亦指僧侶或作僧侶。

    音韻參考

    [廣 韻]:側(cè)持切,上平7之,zhī,止開三平之莊[平水韻]:上平四支[粵 語]:zi1[閩南語]:chu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糸字部】 緇;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929第05【廣韻】側(cè)持切【集韻】莊持切,??音菑。【說文】帛黑色。【博雅】緇謂之皁?!踞屆烤l,滓也。泥緇黑色者曰滓,此色然也?!驹姟む嶏L】緇衣之宜兮。【傳】緇,黑色。【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七入爲緇?!驹]】緅又復再染以黑,乃成緇矣。 又【正韻】旨而切,音枝。義同?!∮帧炯崱總?cè)幾切,音???!卷崟繅咽饲校糇??!厩皾h·班固敘傳】涅而不緇。【註】師古曰:合韻音上聲。 又【集韻】側(cè)吏切,音胾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