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jué
  • 拼音:jue
  • 注音:ㄐㄩㄝ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XQC
  • 五筆98:AXQC
  • 五行:
  • Unicode:U+855D
  • 四角號碼:44917
  • 倉頡輸入法:TVF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蕝字拼音(帶聲調(diào))
    jué
  • 蕝字筆順
    橫豎豎折折捺捺捺捺撇折折豎橫折
  • 蕝字的組詞
    表蕝 茅蕝 綿蕝 魚蕝
  • 基本解釋

    jué ? ㄐㄩㄝˊ ◎ 古代朝會時表示位次的茅束:“置茅蕝,設(shè)望表?!? ◎ 標(biāo)志。 ◎ 古書上說的一種水草。 ◎ 古代行泥路的用具。 ◎ 一種攔水捕魚的器具:“帆邊漁蕝浪,木末酒旗風(fēng)?!?/p>

  • 漢語字典

    [①][jué][zuì][《廣韻》子悅切,入薛,精。][《廣韻》子芮切,去祭,精。]“蕞2”的被通假字。(1)古代演習(xí)朝會禮儀時束茅立于地以標(biāo)位次。《國語·晉語八》:“置茅蕝,設(shè)望表?!表f昭注:“置,立也。蕝,謂束茅而立之?!薄妒酚洝⒕词鍖O通列傳》“爲(wèi)緜蕞”司馬貞索隱引漢賈逵曰:“束茅以表位爲(wèi)蕝。”后因以指位置或標(biāo)志。(2)樹立;標(biāo)示。(3)小貌。(4)水草名。(5)浮子,魚漂。[②][qiāo]通“橇1”。古代在泥地上行駛的一種交通工具。

    音韻參考

    [廣 韻]:子芮切,去13祭,zuì,蟹合三去祭A精[平水韻]:入聲九屑[粵 語]:zyut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蕝; 康熙筆畫:18; 頁碼:頁1058第14【唐韻】子悅切【集韻】租悅切,??音撮。【晉語】楚爲(wèi)荊蠻置茅蕝?!驹]】蕝謂束茅而立之,所以??酒?!∮滞ㄞ!厩皾h·叔孫通傳】與其弟子百餘人爲(wèi)綿蕞?!編煿旁]】蕞同蕝?!∮帧咀胛摹渴?,今纂字。又祖芮切,音橇?!咎祈嵐乓簟恳妒酚洝は谋炯o(jì)》泥行乗。註:徐廣曰:他書或作蕝。索隱曰:蕝音子芮反?!∮帧玖鶗F】小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