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chí
  • 拼音:chi
  • 注音:ㄔˊ
  • 部首筆畫:10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CBN
  • 五筆98:COBN
  • 五行:
  • Unicode:U+99B3
  • 四角號(hào)碼:74312
  • 倉頡輸入法:SFPD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馳字拼音(帶聲調(diào))
    chí
  • 馳字筆順
    橫豎橫橫豎折捺捺捺捺折豎折
  • 基本解釋

    chí ? ㄔˊ ◎ 見“馳”。

  • 漢語字典

    [①][chí][《廣韻》直離切,平支,澄。]“馳1”的繁體字?!佰y3”的被通假字。亦作“駝2”。亦作“駞2”。(1)車馬疾行。泛指疾走;奔馳。(2)急速運(yùn)行;迅速流逝。(3)追逐。(4)躁動(dòng)。(5)傳揚(yáng);傳播。(6)向往。(7)施,展現(xiàn)。(8)通“移”。交換。[②][tuó]“馳2”的繁體字。同“駝1”。參見“橐2馳”。

    音韻參考

    [上古音]:脂部定母,diei[廣 韻]:直離切,上平5支,chí,止開三平支B澄[平水韻]:上平四支[粵 語]:c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上】【馬字部】 馳;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1434第11〔古文〕??【廣韻】直離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陳知切,??音池。【玉篇】走奔也?!緩V韻】馳騖也,疾驅(qū)也。【左傳·莊十年】公將馳之?!∮帧居衿刻熳拥酪??!菊滞ā狂Y道,天子所行路,若今之中道?!∮中??!拘赵贰棵黢Y九垓,仁壽縣舉人?!∮帧炯崱刻坪吻?,音駝。亦走也?!∮秩~徒臥切,音隋。【詩·小雅】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又葉尺里切,音恥?!緞⑾颉ぞ艢U】周流覽於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馳。徵九神於回極兮,建虹采以招指?!∮秩~直詈切,音滯?!静嚏摺棗庂x】於是列象,彫華逞麗。豐腹斂邊,中隱四企。輕利調(diào)博,易使騁馳。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