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bi
  • 注音:ㄅㄧˇ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SXN
  • 五筆98:SXN
  • 五行:
  • Unicode:U+673C
  • 四角號碼:42910
  • 倉頡輸入法:D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朼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朼字筆順
    橫豎撇捺撇折
  • 基本解釋

    bǐ ? ㄅㄧˇ ◎ 古代祭祀時用的大木勺,用來挑起鼎中的牲體放在俎上:“乃朼載,載兩髀于兩端?!?/p>

  • 漢語字典

    [①][bǐ][《廣韻》卑履切,上旨,幫。]大木匙。古祭祀用以挑起鼎中的牲置於俎上,或用以盛出甑甗中的飯食。

    音韻參考

    [廣 韻]:卑履切,上5旨,bǐ,止開三上脂A幫[國 語]:bǐ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朼; 康熙筆畫:6; 頁碼:頁510第15【唐韻】??履切【集韻】【韻會】補履切,??音比。匕也。本作匕,或作枇?!径Y·雜記註】喪祭用桑,吉祭用棘,所以出牲體而載之俎者?!緝x禮·士喪禮】乃朼載。【註】朼以出牲體,載而受於俎也?!∮帧菊崱垦a委切,音彼。義同。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