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wāng
  • 拼音:wang
  • 注音:ㄨㄤ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7
  • 漢字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DNGD
  • 五筆98:DNGD
  • 五行:
  • Unicode:U+5C2A
  • 四角號(hào)碼:41011
  • 倉(cāng)頡輸入法:KUMG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6597
提交資料
  • 尪字拼音(帶聲調(diào))
    wāng
  • 尪字筆順
    橫撇折橫橫豎橫
  • 尪字的組詞
    暴尪 焚尪 羸尪 貧尪 巫尪
  • 基本解釋

    wāng ? ㄨㄤˉ ◎ 跛。 ◎ 脊背骨骼彎曲。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尩 wāng? 〈形〉 (1) 骨胳彎曲不正。亦指有這種殘疾的人 [rickety]。如:尪傴(佝僂。指樹身彎曲);尪尪(行不正) (2) 孱弱;瘦弱 [emaciated]。如:尪陋(瘦弱丑陋);尪弱(瘦弱;衰弱);尪悴(瘦弱憔悴);尪纖(瘦小);尪頓(衰病困頓;衰病困頓之身);尪老(老弱)

  • 漢語(yǔ)字典

    [①][wāng][《廣韻》烏光切,平唐,影。]亦作“尩1”。亦作“尫1”。亦作“1”。“匡2”的被通假字。(1)指胸、脛、背等處骨骼的彎曲癥。亦指有這種殘疾的人。(2)指孱弱;瘦弱。(3)引申指弱小。(4)步態(tài)不正。引申指行為邪惡。

    音韻參考

    [廣 韻]:烏光切,下平11唐,wāng,宕合一平唐影[國(guó) 語(yǔ)]:wāng[粵 語(yǔ)]:wong1[閩南語(yǔ)]:ang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上】【尢字部】 尪; 康熙筆畫:7; 頁(yè)碼:頁(yè)298第13【正字通】同??省。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