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īng
  • 拼音:ying
  • 注音:ㄧㄥ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4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XMMV
  • 五筆98:XMMV
  • 五行:
  • Unicode:U+7F28
  • 四角號碼:27144
  • 倉頡輸入法:VMBOV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5843
提交資料
  • 纓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īng
  • 纓字筆順
    折折橫豎折撇捺豎折撇捺折撇橫
  • 纓字的組詞
    白冠牦纓 白冠氂纓 白冠厘纓 被發(fā)纓冠 布纓 草纓 長纓 朝纓 晨纓 塵纓 垂纓 貂纓 短纓纓 頓纓 繁纓 樊纓 煩纓 飛纓 鵠纓 冠纓 紅纓槍 紅纓帽 華纓 羈纓 交纓 結(jié)纓 衿纓 拘纓 盔纓 躐纓 獵纓 鸞纓 羅纓 馬纓樹 馬纓花 馬纓丹 馬纓 縵纓 縵胡纓 漫胡纓 曼纓 曼胡纓 牦纓 佩纓 披發(fā)纓冠 槍纓 請纓 詘纓插衽 蛇纓 繩纓
  • 與纓相關(guān)的成語
    披發(fā)纓冠 濯足濯纓 濯纓滄浪 濯纓彈冠 濯纓洗耳 濯纓濯足 簪纓世族 簪纓世胄 簪纓門第 簪纓之族 鄒纓齊紫
  • 基本解釋

    (纓) yīng ?ㄧㄥˉ ◎ 用線或繩等做的裝飾品:帽纓子。紅纓槍。纓穗。 ◎ 像纓的東西:蘿卜纓子。 ◎ 帶子,繩子:長纓。

    英文翻譯

    tassel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纓 yīng? 〈名〉 (1) (形聲。從糸,嬰聲。本義:系在脖子上的帽帶) (2) 同本義 [cap or hat ribbon] 纓,冠系也。——《說文》 鮮冠組纓,絳衣博袍。——《墨子·公孟》 正冠而纓絕。——《莊子·讓王》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冻o·漁父》 戴朱纓寶飾之帽?!鳌?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3) 又如:纓冠(把帽帶連同帽子一齊加于頭上。形容極為急迫,來不及整束) (4) 彩帶,古代女子許嫁時所佩 [coloured ribbon]。亦用以系香囊。如:纓徽(婦女所佩的香囊) (5) 套馬的革帶,駕車用。引申指繩索 [leather ribbon] 咸龍旂而繁纓?!獜埡狻稏|京賦》。 薛注:“纓,馬鞅也。” 鞶厲游纓。——《左傳·桓公二年》。注:“纓,在馬膺前如索帬?!? 以纓拾矢可也。——《禮記·曲禮下》。注:“纓,纓卷也。” (6) 又如:纓繳(被系有繩子的箭所射中);纓鉸(捆綁人的繩子與枷鎖。比喻拘限) (7) 絲、線等做成的穗狀飾物 [tasse1]。如:紅纓;帽纓;纓佩(以纓紐為佩飾);纓蕤(帽子的垂飾);纓徽(婦女所佩帶的香囊)詞性變化 纓 yīng? 〈動〉 (1) 纏繞、系牽。通“嬰” [twine] 而不纓垢氛?!x靈運《述祖德》。 李善注:“纓,繞也。” (2) 又如:纓情(猶系心) (3) 遭受 [suffer from]。如:纓繳(中箭。繳( zhuó):箭上的絲繩。借指箭)

  • 漢語字典

    [①][yīng][《廣韻》於盈切,平清,影。]“纓1”的繁體字。(1)系冠的帶子。以二組系于冠,結(jié)在頷下。(2)彩帶,古時女子許嫁時所佩。(3)用以系香囊。(4)用絲或毛等制成的穗狀飾物。(5)鳥頸上的毛。(6)套馬的革帶。駕車用。(7)引申指繩索。(8)通“嬰”。纏繞。(9)通“嬰”。遭受。參見“纓繳”。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下平八庚[粵 語]:jing1[閩南語]:iaN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糸字部】 纓; 康熙筆畫:23; 頁碼:頁944第25【廣韻】於盈切【集韻】渠成切,??音嬰?!菊崱快毒┣?,音英?!菊f文】冠系也?!踞屆坷t,頸也,自上而繫於頸也?!径Y·曲禮】女子許嫁纓。又【玉藻】??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帧緝x禮·旣夕】薦馬纓三就?!驹]】今馬鞅。【周禮·春官·巾車】鍚樊纓?!驹]】纓,當胷,削革爲之也。又【左傳·桓二年】鞶厲游纓?!驹]】纓在馬膺首如索帬?!∮帧炯崱快墩?,音郢。義同??甲C:〔【周禮·春官·巾車】錫樊纓?!场≈斦赵腻a改鍚。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