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bi
  • 注音:ㄅㄧˋ
  • 部首筆畫:10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會意
  • 五筆86:DEHC
  • 五筆98:DEBU
  • 五行:
  • Unicode:U+9AF2
  • 四角號碼:72247
  • 倉頡輸入法:SHDHE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髲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髲字筆順
    橫豎橫橫橫折捺撇撇撇折撇豎折捺
  • 髲字的組詞
    發(fā)髲 頭髲
  • 基本解釋

    bì ? ㄅㄧˋ ◎ 假發(fā):“(湛氏)頭發(fā)委地,下為二髲,賣得數(shù)斛米?!?/p>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bì? 〈名〉 假發(fā) [wig]。如:髲錫(古代婦女的假發(fā))

  • 漢語字典

    [①][bì][《廣韻》平義切,去寘,並。]“被2”的今字。假發(fā)。

    音韻參考

    [廣 韻]:平義切,去5寘,bì,止開三去支B並[平水韻]:去聲四寘[粵 語]:bei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上】【髟字部】 髲;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1453第36【唐韻】【集韻】【韻會】??平義切,音被?!菊f文】鬄也?!静┭拧矿屩^之髲?!緝x禮·少牢饋食禮】主婦被裼。【註】被裼,讀爲(wèi)髲鬄。古者或剔賤者??者之髮,以被婦人之紒爲(wèi)飾,因名髲鬄焉。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