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望 wàng ? ㄨㄤˋ ◎ 看,往遠處看:望見。眺望。張望。望塵莫及(喻遠遠落后)。望風捕影。 ◎ 拜訪:看望。拜望。探望。 ◎ 希圖,盼:期望。欲望。喜出望外。 ◎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望族。名望。聲望。威望。 ◎ 向,朝著:望東走。 ◎ 月圓,農歷每月十五日前后:望日。 ◎ 埋怨,責備:怨望。 ◎ 姓。
朔
◎ 望 full moon hope look over reputation visit
詳細字義◎ 望 朢 wàng? 〈動〉 (1)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 tǐng)。象一個人站在土地上遠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對象。本義:遠望) (2) 同本義 [gaze into the distance] 望,出亡在外望其還也。——《說文》。按,此字疑當訓遠視也。 望,遠視也?!队衿? 豕望視而交睫腥?!抖Y記·內則》。注:“望視,遠視也。” 鄰邑相望,雞狗之音相聞?!肚f子·胠篋》 望之而不能見也,逐之而不能及也?!肚f子·天運》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盾髯印駥W》 扁鵲望 桓侯?!俄n非子·喻老》 舉頭望明月?!啤?李白《靜夜思》 風煙望五津?!啤?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潭西南而望?!啤?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3) 又如:望臺(指輪船駕駛臺);望樓(望遠守衛(wèi)的樓房);望闕(望著皇宮);望乞(希望;乞求);望國(遙望故國);望睹(了望,眺望);望鄉(xiāng)(遙望故鄉(xiāng));望祭(望禮。遙望而祭);望拜(遠遠望見即行叩拜);望祀(遙望祭祀);望眼(遠眺的眼睛) (4) 遙祭,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日月、星辰 [sacrifice in distance] 旅上帝及四望。——《周禮·大宗伯》。注:“五岳四鎮(zhèn)四瀆。” 猶三望。——《左傳·僖公三十一年》。注:“分野之星,國中山川皆因郊祀,望而祭之?!? (5) 又如:望祀(古代遙祭山川地袛之禮);望拜(遙望拜祭);望表(古代祭祀山川時所立的木制標志) (6) 希望,期望 [expect;hope]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史記·項羽本紀》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睹献印ち夯萃跎稀? 非漢所望?!稘h書·李廣蘇建傳》 (7) 又如:望歲(盼望豐收);望祈(盼望);望幸(臣民、妃嬪希望皇帝臨幸);望巴巴(望眼巴巴) (8) 向高處看 [look up]。如:望月(仰望天上的月亮);望羊(仰望遠視的樣子);望子(期望您。子,對人的尊稱);望洋(仰望的樣子);望慕(仰慕);望云(仰望白云);望視(仰視,遠視) (9) 察看 [inspect]。如:望色(看人的氣色);望氣者(一種依靠望天氣而預測吉兇禍福的方士) (10) 看望 [visit] 望其言是實。——清· 林覺民《與妻書》 (11) 又如:探望;拜望;看望 (12) 通“方”。比較 [compare] 以人望人,則賢者可知己矣?!抖Y記·表記》 (13) 怨恨,責怪 [grudge] 絳侯望 袁盎。——《史記·袁盎晁錯傳》 時人望之?!逗鬂h書·賈彪傳》 不意君望臣深也?!妒酚洝埗愨艂鳌? 黯褊心,不能無少望?!稘h書·汲黯傳》 (14) 又如:望沮(怨恨沮喪);望言(怨言) (15) 接近 [approach] 望秋先隕?!巍?沈括《夢溪筆談》 (16) 又如:望七(將至七十歲);望五(年齡近五十歲);望四(接近四十歲);望秋(臨近秋天)詞性變化 ◎ 望 wàng? 〈名〉 (1) 視野,視力所及 [sight]。如:望山(古弩上的瞄準器);望中(視野之中) (2) 名望 [prestige] 德隆望尊?!鳌?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3) 又如:望輕(聲望低微);德高望重;望姓(有聲望的氏族);望重(名望大);望臣(有威望的大臣);望雅(聲望清高) (4) 希望;盼望 [hope] 以絕秦望?!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甚失孤望?!顿Y治通鑒》 (5) 望日,夏歷每月十五,天文學上指月亮圓的那一天 [the 15th day of a lunar month] 三月之望?!鳌?張溥《五人墓碑記》 (6) 又如:望后(望日之后;向后);望夜(農歷十五日之夜) (7) 邊際 [bound] 神覆宇宙而無望?!秴问洗呵铩は沦t》 (8) 儀容 [looks] 季通弟 季良風望閑雅?!侗笔贰? (9) 有名的人 [distinguished person] 吾子楚國之望也。——《左傳·昭公十二年》 (10) 窗口 [window] [畫輪車]左右開四望。——《晉書》 (11) 酒店的招簾,即酒望 [flag]。如:望竿(懸掛酒招的旗竿) (12) 唐代行政區(qū)劃的等級之一 [prefecture] 文宗世,宰相 韋處厚建議,復置兩輔、六雄、十望、十緊州別駕。——《新唐書》 ◎ 望 wàng? 〈介〉 (1) [口]∶向,對著 [towards;to] 望朱砂庵而登。——《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2) 又如:望前走
[①][wàng][《廣韻》巫放切,去漾,微。][《廣韻》武方切,平陽,微。]亦作“朢1”。亦作“琞2”?!懊?”的被通假字。(1)遠視,遙望。(2)古祭名。遙祭山川、日月、星辰。(3)瞻視,景仰。(4)指榜樣。(5)聲望;威望。(6)指有聲望、威望的人或物。(7)特指望族。(8)儀容;豐采。(9)視力所及;視野。(10)邊際。(11)觀察;察看。(12)比量;比擬。(13)看望;探望。(14)希望;期待。(15)盼望。(16)希圖;企圖。(17)窗口。(18)怨恨;責怪。(19)望子。(20)對著;向著。(21)用作介詞。至,到。表示趨向。(22)用作介詞。向、往。表示對象或方向。(23)接近。(24)月相名。舊歷每月十五日(有時為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運行到太陽與月亮之間,當月亮和太陽的黃經相差一百八十度,太陽從西方落下,月亮正好從東方升起之時,地球上看見的月亮最圓滿,這種月相叫望。(25)用以指舊歷每月十五日。(26)滿。(27)唐宋行政區(qū)劃縣的等級之一。舊制三千戶以上為望,后有司可據實升降天下縣,以四千戶以上為望。(28)通“忘”。(29)通“妄”。(30)通“恍”。(31)姓。見《通志·氏族四》。
[上古音]:陽部明母,miuang[廣 韻]:武方切,下平10陽,wáng,宕合三平陽明[平水韻]:下平七陽·去聲二十三漾[唐 音]:*miɑng,miɑ?ng[國 語]:wàng[粵 語]:mong6[閩南語]:bong7,ban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