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zhuó
  • 拼音:zhuo
  • 注音:ㄓㄨㄛ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KHJH
  • 五筆98:KHJH
  • 五行:
  • Unicode:U+5545
  • 四角號(hào)碼:61046
  • 倉(cāng)頡輸入法:RYA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啅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uó
  • 啅字筆順
    豎折橫豎橫豎折橫橫橫豎
  • 啅字的組詞
    鵲啅
  • 基本解釋

    zhuó ? ㄓㄨㄛˊ ◎ 古同“啄”。

  • 漢語字典

    [①][zhuó][《廣韻》竹角切,入覺,知。]鳥啄食。[②][zhào][《集韻》陟教切,去效,知。](1)鳥鳴。(2)眾口紛雜貌。參見“啅2吠”。

    音韻參考

    [廣 韻]:竹角切,入4覺,zhuo,江開二入江知[國(guó) 語]:zhuó[粵 語]:doek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啅;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194第31【廣韻】【集韻】??竹角切,音涿。【玉篇】衆(zhòng)口貌。 又與啄通。【杜甫·曲江陪鄭南史飲詩】雀啅江頭黃柳花?!∮帧炯崱渴私乔?,音數(shù)。衆(zhòng)聲?!∮帧炯崱俊绢惼??陟敎切,音罩。啅啅,鳥聲。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