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生僻字
漢字字典
qiān
  • 拼音:qian
  • 注音:ㄑㄧㄢ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IGAH
  • 五筆98:IGAH
  • 五行:
  • Unicode:U+6C67
  • 四角號碼:31140
  • 倉頡輸入法:EMT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627
提交資料
  • 汧字拼音(帶聲調(diào))
    qiān
  • 汧字筆順
    捺捺橫橫橫撇豎
  • 汧字的組詞
    馬汧
  • 基本解釋

    qiān ?ㄑㄧㄢˉ ◎ 〔汧水〕今千河的古稱,源出中國甘肅省,流經(jīng)陜西省入渭河。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Qiān 〈名〉 汧陽,縣名 [Qian county],在陜西省。今作千陽

  • 漢語字典

    [①][qiān][《廣韻》苦堅切,平先,溪。][《廣韻》苦甸切,去霰,溪。](1)流水停積處。(2)漂,沖擊。(3)古邑名。西周末秦穆公所都。秦置縣,治所在今陜西省隴縣南。古稱汧陽,今名千陽。(4)古山名。即岍山。在今陜西省隴縣西南。(5)水名。渭水支流,今名千河。源出甘肅省六盤山南麓,上游東南流經(jīng)陜西省隴縣千陽注入渭河。古以河中出五色魚,因又稱為龍魚川。參閱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渭水二》。

    音韻參考

    [廣 韻]:苦堅切,下平1先,qiān,山開四平先溪[平水韻]:下平一先·去聲十七霰[國 語]:qiān[粵 語]:hin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汧; 康熙筆畫:8; 頁碼:頁607第08【正字通】與汧同,俗省?!咎祈崱俊菊崱靠鄨郧小炯崱俊卷崟枯p煙切,??音牽。水名?!菊f文】水出扶風(fēng)汧縣,西北入渭。【水經(jīng)注】汧水,出汧縣蒲谷鄕弦中谷?!緺栄拧め屗繘F出不流。【註】水泉潛出,自停成汙池也。又水決之澤爲(wèi)汧。【疏】凡水爲(wèi)人所決,爲(wèi)陂障者,亦與出不流者,名爲(wèi)汧?!∮譀F陽,縣名?!緩V輿記】屬鳳翔府,漢隃糜,後周汧陽?!∮帧咎祈崱靠嗨]切?!炯崱枯p甸切,??音俔。又【集韻】詰定切,音罄。義??同。 又【集韻】倪堅切,音姸。淨(jìng)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