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mén)搜索:
qián
  • 拼音:qian
  • 注音:ㄑㄧㄢˊ
  • 部首筆畫(huà):3
  • 總筆畫(huà):21
  • 漢字結(jié)構(gòu):獨(dú)體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IAQH
  • 五筆98:IAQH
  • 五行:
  • Unicode:U+704A
  • 四角號(hào)碼:31127
  • 倉(cāng)頡輸入法:EMUB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灊字拼音(帶聲調(diào))
    qián
  • 灊字筆順
    捺捺橫橫折撇折橫折撇折橫豎折橫豎折捺撇橫豎
  • 灊字的組詞
    衡灊
  • 基本解釋

    qián ? ㄑㄧㄢˊ ◎ 古河名,即潛水,在今中國(guó)四川省。 ◎ 古地名,在今中國(guó)安徽省霍山縣。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Qián 〈名〉 古地名 [Qian town]。在今安徽霍山縣東北

  • 漢語(yǔ)字典

    [①][qián][《廣韻》昨鹽切,平鹽,從。][《廣韻》昨淫切,平侵,從。][《廣韻》徐林切,平侵,邪。](1)古水名。在四川省境,即今之渠江。(2)古縣名。春秋時(shí)楚潛邑。漢置灊縣,屬?gòu)]江郡。南朝梁于此置霍州,隋廢州,改置霍山縣。今屬安徽省。(3)山名。即天柱山。在安徽省潛山縣西北。

    音韻參考

    [廣 韻]:徐林切,下平21侵,xín,深開(kāi)三平侵A邪[平水韻]:下平十二侵·下平十四鹽[國(guó) 語(yǔ)]:qián[粵 語(yǔ)]:cam4cim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灊; 康熙筆畫(huà):22; 頁(yè)碼:頁(yè)662第26【唐韻】昨鹽切【集韻】【韻會(huì)】慈鹽切,??音潛。水名?!菊f(shuō)文】水出巴郡宕渠,西南入江?!∮挚h名?!臼酚洝鞘兰摇恳员鴩鶠潯!驹]】灊在廬江六縣西南?!∮帧緩V韻】徐林切【集韻】徐心切,??音尋。又【廣韻】才林切【集韻】才淫切,??音鬵。又【廣韻】昨淫切【集韻】鋤簪切,??音岑。義??同。○按《說(shuō)文》從水鬵聲。鬵,上從兂。《正字通》誤從旡,非。今改正。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