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dān
  • 拼音:dan
  • 注音:ㄉㄢ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8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KKF
  • 五筆98:TKKF
  • 五行:
  • Unicode:U+7C1E
  • 四角號碼:88506
  • 倉頡輸入法:HRR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簞字拼音(帶聲調(diào))
    dān
  • 簞字筆順
    撇橫捺撇橫捺豎折橫豎折橫豎折橫橫橫豎
  • 基本解釋

    dān ? ㄉㄢˉ ◎ 見“簞”。

  • 漢語字典

    [①][dān][《廣韻》都寒切,平寒,端。]“簞1”的繁體字。(1)古代用來盛飯食的盛器。以竹或葦編成,圓形,有蓋。(2)竹或葦編的小箱。(3)瓢類盛器。(4)見“簞竹”。

    音韻參考

    [廣 韻]:都寒切,上平25寒,dān,山開一平寒端[平水韻]:上平十四寒[粵 語]:daan1[閩南語]:tan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簞; 康熙筆畫:18; 頁碼:頁899第01【廣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正韻】多艱切,??音單?!菊f文】笥也?!緷h律令】簞,小筐也?!酒!恐袢斊?。鄭康成曰:盛飯者,圓曰簞,方曰笥。【儀禮·士冠禮】櫛實于簞?!菊撜Z】一簞食?!驹]】簞,笥也?!緩V韻】簞、笥,小篋。 又竹名。【嵆含·草木狀】簞竹,葉疎而大,一節(jié)相去五六尺。 又瓢亦曰簞。【揚子·方言】瓥,陳楚宋魏之閒或謂之簞,或謂之??,或謂之瓢。晉嵇含《南方草木狀》。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