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hù,hǔ
  • 拼音:hu
  • 注音:ㄏㄨˋ,ㄏㄨˇ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象形
  • 五筆86:HAMV
  • 五筆98:HWV
  • 五行:
  • Unicode:U+864E
  • 四角號碼:21217
  • 倉頡輸入法:YPH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1071
提交資料
  • 虎字拼音(帶聲調(diào))
    hù,hǔ
  • 虎字筆順
    豎橫折撇橫折撇折
  • 虎字的組詞
    艾虎腦 愛老虎油 艾虎 拔虎須 扒山虎 巴山虎 八虎 白面虎 白虎樽 白虎陣 白虎星 白虎王 白虎湯 白虎闕 白虎門 白虎觀 白虎復(fù)夷 白虎幡 白虎殿 白虎車 白虎 白額虎 扮豬吃老虎 班虎 蚌虎 幫虎吃食 暴虎馮河 暴虎 包虎 杯弓市虎 壁虎機器人 壁虎 筆虎 卞莊子刺虎 彪虎 搏虎 布老虎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彩絲系虎 參虎 藏龍臥虎 豺狼虎豹 豺虎肆虐 豺虎窟 豺虎 螭盤虎踞 螭虎 鴟視虎顧
  • 與虎相關(guān)的成語
    幫虎吃食 暴虎馮河 杯弓市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藏龍臥虎 豺狼虎豹 豺虎肆虐 鴟視虎顧 初生牛犢不怕虎 初生之犢不畏虎 初生之犢不懼虎 垂餌虎口 春冰虎尾 刺虎持鷸 調(diào)虎離山 雕虎焦原 斷蛟刺虎 餓虎撲食 餓虎攢羊 餓虎見羊
  • 基本解釋

    hǔ ? ㄏㄨˇ ◎ 哺乳動物,毛黃褐色,有黑色條紋,性兇猛,力大。骨和血及內(nèi)臟均可入藥(通稱“老虎”):虎口(a.喻危險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⒀ǎㄓ魑kU境地)?;⒎ü糯{(diào)兵的憑證,用銅鑄成虎形,分兩半)。虎狼(喻兇殘的人)?;㈩^蛇尾?;⒕猃埍P。龍騰虎躍。 ◎ 勇猛、威武:虎將?;?。虎勁?;⑼;⒒??;?。 ◎ 古同“?!保?。 ◎ 古同“琥”,琥珀。

    英文翻譯

    tiger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hǔ? 〈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紋為特征的虎形。本義:老虎) (2) 同本義 [tiger],亞洲產(chǎn)的一種大型食肉類哺乳動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黃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橫紋,尾長而無簇毛,有黑圈,下體大部白色,無鬣,典型的體形比獅子略大 虎,山獸之君?!墩f文》 闞如虓虎?!对姟ご笱拧こN洹? 虎狼之心?!妒酚洝ろ椨鸨炯o(jì)》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曹公豺虎也?!顿Y治通鑒》 氣吞萬里如虎?!巍?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又如:虎螭(虎與龍);虎嘯(虎吼叫);虎躍(猛虎騰躍);虎殘(虎口余生) (4) 凡傷害物類之蟲,也以虎名之 [insect]。如:蠅虎;蝎虎 守宮善捕蝎蠅,故得虎名。——《本草綱目》 (5) 姓詞性變化 hǔ? 〈形〉 (1) 比喻威武勇猛 [brave]。如:虎虎勢勢(形容勇猛的樣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戰(zhàn)士);虎旅(指勇猛的軍隊) (2) 比喻殘酷兇暴 [cruel] 或問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斗ㄑ浴? ◎ hǔ? 〈動〉 (1) 〈方〉∶臉色陡變而露出嚴(yán)厲或兇惡的表情 [suddenly turn hostile]。如:虎視鷹瞵(形容兇狠地注視著,將欲有所攫取) (2) 嚇唬。也作“唬” [intimidate]。如:虎虝(嚇唬;恐嚇);虎唬(威嚇);虎嚇(猶嚇唬) (3) 另見 hù基本詞義 hù 另見 hǔ?

  • 漢語字典

    [①][hǔ][《廣韻》呼古切,上姥,曉。]亦作“乕1”。亦作“俿2”。(1)獸名。通稱老虎。哺乳類,貓科。毛黃褐色,有黑色橫紋。性兇猛,力大。慣于捕食野獸,有時亦殘害人畜。(2)比喻威武勇猛。參見“虎士”、“虎臣”、“虎將”。(3)謂臉上露出嚴(yán)厲或兇狠的表情。(4)形容迅猛。(5)威嚇,嚇唬。(6)姓。漢有合浦太守虎旗。見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

    音韻參考

    [上古音]:魚部曉母,xa[廣 韻]:呼古切,上10姥,hǔ,遇開一上模曉[平水韻]:上聲七麌[粵 語]:fu2[閩南語]:hoD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中】【虍字部】 虎; 康熙筆畫:8; 頁碼:頁1073第03〔古文〕??虝??【唐韻】火古切【集韻】【韻會】火五切,??音滸。【玉篇】惡獸也?!菊f文】山獸之君,從虍從兒,虎足象人也。【徐鉉註】象形。【易·乾卦】風(fēng)從虎。【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敬蟠鞫Y】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中铡!緩V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譃┟??!舅?jīng)注】夷水又東逕虎灘?!∮稚矫?。【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wèi)白虎,名虎丘?!∮直闫髅?。【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wèi)虎子,以爲(wèi)便器。 又與琥通?!緟侵尽づ崴芍]】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 【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 【篇?!績簉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從人。從幾,誤?! 靖傻撟謺客ㄗ??。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