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ū
  • 拼音:zhu
  • 注音:ㄓㄨ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YFTJ
  • 五筆98:YFTJ
  • 五行:
  • Unicode:U+8BF8
  • 四角號碼:34760
  • 倉頡輸入法:IVJKA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2110
提交資料
  • 諸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ū
  • 諸字筆順
    捺折橫豎橫撇豎折橫橫
  • 諸字的組詞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八百諸侯 賁諸 扁諸 藏諸名山,傳之其人 藏諸名山 蟾諸 東諸侯 二十諸天 反求諸己 放諸四海而皆準(zhǔn) 方諸 付諸一笑 付諸一笑 付諸一炬 付諸一炬 付諸洪喬 付諸洪喬 付諸東流 付諸東流 付諸 付諸 夫諸 夫諸 公諸于世 公諸同好 袞袞諸公 忽諸 或諸 急章拘諸 急張拘諸 居諸 加諸 鑒諸 攬諸 禮失而求諸野 梅諸 孟諸 銘諸肺腑 命諸侯 譬諸 匹諸 偏諸 其諸 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 取諸宮中 日居月諸 如指諸掌 如運諸掌 三請諸葛亮
  • 與諸相關(guān)的成語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藏諸名山 藏諸名山,傳之其人 反求諸己 放諸四海而皆準(zhǔn) 付諸東流 付諸一笑 付諸一炬 公諸同好 袞袞諸公 取諸宮中 如指諸掌 如運諸掌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 事后諸葛亮 死諸葛嚇走生仲達 投諸四裔 讬諸空言
  • 基本解釋

    (諸) zhū ? ㄓㄨˉ ◎ 眾,許多:諸位。諸君。諸侯。 ◎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諸渤海之尾。 ◎ 猶“之”:“能事諸乎?”。 ◎ 猶“于”:“宋人事資章甫適諸越”。 ◎ 語助,無實在意義:“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 姓。

    英文翻譯

    all   various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諸 zhū? 〈動〉 (1) (形聲。從言,者聲。本義:辯,問辯) 同本義 [argue;dispute;debate] 諸,辯也?!墩f文》。按,者亦意辯詞也。 諸諸便便,辯也?!稜栄拧? 窮研細諸問,豈得信虛辭!——《敦煌變文集·燕子賦》 (2) 又如:諸問(問辯)詞性變化 諸 zhū? 〈形〉 (1) 眾;各 [all;various] 諸郡縣苦秦吏?!妒酚洝り惿媸兰摇? 西和諸戎?!度龂尽ぶT葛亮傳》 諸道橋梁?!顿Y治通鑒·唐紀(jì)》 (2) 又 諸將皆失色。 諸越則桃李冬實。(諸越,即“百越”,指兩廣地區(qū)。)——宋· 沈括《夢溪筆談》 諸峰之頂,亦低于山頂之地面。——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仆必能從諸君子之后。(諸君子,指譚嗣同等)——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率諸少年。——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3) 又如:諸余(諸般;種種);編輯部諸先生;諸惡(各種惡行);諸種(各種;各個種族);諸眾(眾多);諸相(佛教指一切事物外觀的形態(tài)) ◎ 諸 zhū? 〈代〉 (1) 代人,代事,代物,相當(dāng)于“之” [he;her;they;it] 告諸往而知來者?!墩撜Z·學(xué)而》 與諸乎?——《左傳·僖公十三年》 諸人不知,瞞不得你?!段鲙洝? (2) 又如:諸處(別處);諸人(別人);諸方(別的地方) (3) 作定語,相當(dāng)于“其” 無效齊慶封弒其君而弱其孤,以盟諸大夫!——《史記·楚世家》 ◎ 諸 zhū? 〈助〉 表示語氣,相當(dāng)于“啊”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对姟ぺL(fēng)·日月》 ◎ 諸 zhū? 〈名〉 (1) 干果 [dried fruit] 桃諸,藏桃也。諸,儲也。藏以為儲,待給冬月用之也?!夺屆? (2) 古地名 [Zhu town]。春秋時魯邑,在今山東省諸城縣西南 城諸及 防?!洞呵铩? (3) 姓。如:諸葛(復(fù)姓) ◎ 諸 zhū? (1) “之于”的合音 君子求諸己?!墩撜Z·衛(wèi)靈公》 投諸渤海之尾?!读凶印珕枴? 穆公訪諸 蹇叔?!蹲髠鳌べ夜辍? 謀諸漆工,作斷紋焉。(諸:之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又 謀諸篆工。 (3) 又 匣而埋諸土。 (4) 又 獻諸朝。 獻諸撫軍?!读凝S志異·促織》 歸而形諸夢。——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5) “之乎”的合音 雖有粟,吾得而食諸?——《論語》 王嘗語 莊子以好樂,有諸?——《孟子·梁惠王上》 子聞諸?——《左傳》 ◎ 諸 zhū? 〈介〉 相當(dāng)于“于” 宋人資章甫適諸 越?!肚f子·逍遙游》

  • 漢語字典

    [①][zhū][《廣韻》章魚切,平魚,章。]“諸1”的繁體字。(1)辯,問辯。(2)別事詞。相當(dāng)于“者”。(3)眾;各個。(4)凡是。(5)別的;其他。(6)猶庶。親屬的旁支。(7)代詞。相當(dāng)于“之”。用作賓語。(8)代詞。相當(dāng)于“其”。用作定語。(9)介詞。相當(dāng)于“於”。(10)語助詞。表感嘆。(11)語助詞。用于句中。(12)代詞“之”和介詞“於”的合音。(13)代詞“之”和疑問語氣詞“乎”的合音。(14)干果。(15)通“都”。參見“諸頭”、“諸邊”。(16)古邑名。春秋魯?shù)?。在今山東省諸城縣西南。(17)姓。《廣韻》又正奢切,職余切。漢代有諸於。見洪邁《容齋五筆》引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②][chú][《字彙》常如切]“諸2”的繁體字。蟾蜍。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上平六魚[粵 語]:zyu1[閩南語]:cha1,chu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言字部】 諸;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1188第18〔古文〕??【唐韻】【廣韻】章魚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專於切,??渚平聲。【說文】辯也?!拘煸弧縿e異之辭?!緺栄拧め層?xùn)】諸諸,便便,辯也。【註】皆言辭辯給也。 又【玉篇】非一也。皆言也?!菊崱糠残\(zhòng)也?!緯に吹洹繗v試諸艱。【詩·邶風(fēng)】孌彼諸姬?!臼酚洝べZ誼傳】紛亂諸事。 又【廣雅】之也,於也?!痉Y梁傳·莊二十四年】迎者行見諸,舍見諸?!驹]】諸,之也?!径Y·射義】射求正諸己?!驹]】諸,猶於也?!∮帧卷崟空Z助辭。【詩·邶風(fēng)】日居月諸?!臼琛烤?,諸,語助也?!竟騻鳌せ噶辍科渲T以病桓與?!驹]】其諸,辭也?!∮帧卷崟坑兄T,疑辭?!久献印课耐踔蠓狡呤?,有諸?!∮钟谥T,寘也?!竟騻鳌ぐЯ辍??乞使人迎陽生,于諸其家?!驹]】齊人語也?!∮种T侯,國君也。【易·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止倜??!局芏Y·夏官】諸子?!驹]】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蛟皇??!∮稚衩?。【淮南子·地形訓(xùn)】諸稽攝提條風(fēng)之所生也。又諸比,涼風(fēng)之所生也。【註】皆天神名?!∮忠蛑T,齊獄名。【公羊傳·昭二十一年】宋南里者何若。曰:因諸者然?!驹]】因諸者,齊故??人之地。 又諸于,衣名?!厩皾h·元后傳】政君獨衣絳緣諸于。【師古註】諸于,大掖衣,卽袿衣之類也。又偏諸,衣緣也。【賈誼傳】爲(wèi)之繡衣絲履偏諸緣。【師古註】若今織成,以爲(wèi)要襻及褾領(lǐng)者?!∮帧卷崟糠街T,鑑名。以取明水於月?!∮帧踞屆恐T,儲也。藏以爲(wèi)儲,待給冬月用之也。【禮·內(nèi)則】桃諸、梅諸?!臼琛客趺C云:諸,菹也。謂桃菹、梅菹,卽今之藏桃、藏梅也。又【周禮·天官·六飮疏】紀(jì)莒之閒名諸爲(wèi)濫?!∮植菽久?。【爾雅·釋木】諸慮,山櫐?!驹]】今江東呼櫐爲(wèi)藤,似葛而麤大?!緧澈つ戏讲菽緺睢恐T蔗一曰甘蔗,交阯所生者?!∮肢F名?!旧胶=?jīng)】單張山有獸,狀如豹,長尾,人首牛耳一目,名曰諸犍。又敖岸山有獸,狀如白鹿,四角,名曰夫諸。 又蟲名?!緺栄拧め岕~】蟾諸?!驹]】似蝦蟆,居陸地,淮南謂之去蚥。一作詹諸,互詳詹字註?!∮稚剿!旧胶=?jīng)】諸餘之山,諸餘之水出焉?!∮忠孛!敬呵铩でf二十九年】城諸及防?!驹]】諸、防,皆魯邑?!厩皾h·地理志】瑯琊郡有諸縣?!驹]】春秋城諸及鄆者?!∮譂擅??!緺栄拧め尩亍克斡忻现T?!臼琛恳辉煌T。一曰孟豬?;ピ旛共控i字註。 又姓?!菊f苑】越大夫諸發(fā)?!咎茣勘渴锑O諸道。又複姓?!緷h書】有諸葛豐?!救龂尽坑兄T葛亮?!∮帧緩V韻】正奢切【集韻】之奢切,??音遮。亦姓也?!撅L(fēng)俗通】漢有洛陽令諸於?!竞问闲赵贰繀侨恕S帧灸咸茣ぱ\傳】諸祐,蘄州獨木人?!驹]】諸音查?!菊滞ā苛橛兄T姓,音查。按本作??,譌作諸。??,本詐上聲,音查,非。餘詳??字註?!∮帧咀謴 砍H缜校舳?。詹諸,蝦蟆也?!玖鶗F】別作蟾蜍,非。考證:〔【賈誼·治安策】繡衣絲履偏諸緣?!场≈?jǐn)照原書治安策改傳字。繡字上照原文增爲(wèi)之二字?!病緺栄拧め岕~】蟾諸。【註】似蝦蟆,居陸地,淮南謂之去蚊?!场≈?jǐn)照原文去蚊改去蚥。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