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魏 wèi ? ㄨㄟˋ ◎ 古代宮門上的樓臺:魏闕(古代宮門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臺闕,因下邊兩旁有懸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來代指朝廷)。 ◎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陜西省東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 ◎ 中國歷史上的三國之一。 ◎ 中國歷史上的北朝之一:北魏。魏碑(北朝碑刻的統(tǒng)稱)。 ◎ 姓。
詳細字義◎ 魏 wèi? 〈名〉 (1) 闕宮門的臺觀 [the two lookout towers in front of the palace gate] 乃縣治象之法于象魏。——《周禮·太宰》 魏闕之高?!痘茨献印け窘?jīng)》 是以來儀集羽族于觀魏?!獫h· 班固《典引》 (2) 又如:象魏(古代宮門外的闕門);魏觀(即魏闕、魏象) (3) 古國名 [Wei state] (4) 西周時分封的諸侯國。姬姓。在今山西芮城縣北。公元前661年被晉獻公攻滅,把它封給畢萬 (5) 戰(zhàn)國七雄之一。開國君主魏文侯(名斯)是畢萬后代,和趙韓一起瓜分晉國。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認為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 韓魏聞之?!稇?zhàn)國策·齊策》 不敢加兵謀魏。——《史記·魏公子列傳》 滅韓亡 魏?!稇?zhàn)國策·魏策》 韓魏滅亡。 (6) 三國之一 [the Kingdom of Wei (220-265)]。公元220—265,曹丕所建,擁有今黃河流域各省和湖北、安徽、江蘇北部、遼寧中部 無論魏晉。——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魏晉氏以下?!?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7) 朝代名 [the Wei Dynasty] (8) 南北朝時,北朝之一。公元386年為鮮卑族拓跋珪所建,據(jù)長江以北,史稱北魏。后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公元550年東魏被北齊所廢。公元557年西魏為北周所廢。如:魏碑 (9) 隋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李密所建國號 (10) 古郡名 [Wei prefecture] 魏郡,縣十八?!稘h書》 (11) 今縣名 [Wei county]。在河北省南部有魏縣 (12) 姓詞性變化 ◎ 魏 wèi? 〈形〉 高大。也作“巍” [tall and big]。如:魏然(獨立不動的樣子);魏魏(高大的樣子。同“巍巍”)
[①][wèi][《廣韻》魚貴切,去未,疑。](1)宮門外兩邊的樓觀。(2)指《詩·魏風》?!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癌z吳公子札﹞請觀於周樂……爲之歌《魏》?!倍蓬A注:“《詩》第九《魏》?!?3)古國名。西周時分封的諸侯國,姬姓,在今山西省芮城縣西北。公元前661年,被晉獻公攻滅,將其地封給畢萬,以畢萬為魏大夫。(4)古國名。戰(zhàn)國七雄之一。開國君主魏文侯(名斯)是畢萬后代,和趙韓一起瓜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魏惠王遷都大梁,因而魏也被稱為梁。公元前225年為秦所滅。(5)三國之一。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國號魏,都洛陽,史稱曹魏。公元265年司馬炎重演曹丕代漢的“禪讓”故事建晉朝,魏亡。(6)公元386年,鮮卑族拓跋部的拓跋珪稱帝,國號魏。史稱北魏。參見“北魏”。(7)姓。[②][wéi][《集韻》語韋切,平微,疑。]獨立貌。[③][wēi]同“巍1”。高大貌。
[廣 韻]:魚貴切,去8未,wèi,止合三去微疑[平水韻]:去聲五未[粵 語]:nga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