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ū
  • 拼音:zhu
  • 注音:ㄓㄨ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QRIY
  • 五筆98:QTFY
  • 五行:
  • Unicode:U+94E2
  • 四角號碼:85790
  • 倉頡輸入法:XCHJD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4872
提交資料
  • 銖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ū
  • 銖字筆順
    撇橫橫橫折撇橫橫豎撇捺
  • 銖字的組詞
    八銖錢 寸量銖稱 寸積銖累 二銖錢 分銖 毫銖 積銖累寸 九銖 六銖衣 六銖紗 六銖錢 六銖 毛銖 三銖錢 黍銖 四銖錢 四銖 算盡錙銖 五銖衣 五銖錢 五銖服 五銖 星銖 以銖程鎰 以銖稱鎰 以鎰稱銖 一銖 直百五銖 銖錙 銖銖校量 銖銖較量 銖龠 銖衣 銖黍 銖施兩較 銖秒 銖棉 銖量寸度 銖兩相稱 銖兩悉稱 銖兩分寸 銖兩 銖粒 銖累寸積 銖絫 銖積錙累 銖積絲累 銖積絲纍 銖積寸累 銖積
  • 與銖相關(guān)的成語
    寸積銖累 寸量銖稱 算盡錙銖 銖積寸累 銖兩悉稱 銖銖校量 銖銖較量 銖施兩較 銖兩相稱 銖量寸度 錙銖必較 錙銖較量 錙銖不爽
  • 基本解釋

    (銖) zhū ? ㄓㄨˉ ◎ 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等于舊制一兩(亦有其他說法,標(biāo)準(zhǔn)不一):銖兩(極輕微的分量)。錙銖(古代很小的重量單位。喻極微小的數(shù)量)。銖積寸累(lěi )(喻一點(diǎn)一滴地積累)。 ◎ 不鋒利:銖鈍。

    英文翻譯

    baht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銖 zhū? 〈量〉 (1) (形聲。從金,朱聲。從“金”與貨幣有關(guān)。本義: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 (2) 同本義 [an ancient weight measure] 雖分國如錙銖。——《禮記·儒行》 (3) 現(xiàn)代泰國基本貨幣單位[baht;bat] 銖,權(quán)十分黍之重也?!墩f文》 (4) [名]∶姓詞性變化 銖 zhū? 〈形〉 (1) 鈍,不鋒利 [blunt] 其兵戈銖而無刃?!痘茨献印R俗》 (2) 細(xì)微 [slight] 陛下銖分邪正,升黜分明,天下幸甚。——《遼史》

  • 漢語字典

    [①][zhū][《廣韻》市朱切,平虞,禪。]“銖1”的繁體字。(1)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單位。為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2)古代重量以黍為起算物,幾黍為一銖,各家所說不同。(1)百黍為一銖?!抖Y記·儒行》;“雖分國,如錙銖?!笨追f達(dá)疏:“十黍爲(wèi)參,十參爲(wèi)銖,二十四銖爲(wèi)兩?!薄秶Z·周語下》:“律度量衡,於是乎出”三國吳韋昭注:“黃鍾之管容秬黍千二百粒。粒百爲(wèi)銖?!薄稘h書·律歷志上》:“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保?)九十六黍為一銖。漢劉向《說苑·辨物》:“十六黍爲(wèi)一豆,六豆?fàn)?wèi)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保?)十黍當(dāng)一銖?!盾髯印じ粐罚骸案顕O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猒。”楊倞注:“十黍之重爲(wèi)銖。”(4)一百四十四粟當(dāng)一銖?!痘茨献印ぬ煳挠?xùn)》:“十二粟而當(dāng)一分,十二分而當(dāng)一銖,十二銖而當(dāng)半兩?!眳㈤喦宄态幪铩毒欧Y考·銖法起于黍》。(3)五銖錢的省稱。(4)比喻精細(xì),微小。(5)鈍,不鋒利。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上平七虞[粵 語]:zyu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上】【金字部】 銖;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328第06【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音殊?!菊f文】權(quán)十分黍之重也。一曰十黍爲(wèi)絫,十絫爲(wèi)銖。又八銖爲(wèi)鍿,二十四銖爲(wèi)兩。又孟康曰:黃鍾一龠容千二百黍,爲(wèi)十二銖?!径Y·儒行】雖分國如鍿銖?!∮帧静┭拧库g也。【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其兵戈銖而無刃?!驹]】楚人謂刀頓爲(wèi)銖。 又姓?!菊滞ā棵骱胫闻e人銖炫,德興人?!∮秩嗣??!厩皾h·宣帝紀(jì)】右賢王銖?qiáng)淝萌胧??!驹]】銖音殊。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