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ú
  • 拼音:zhu
  • 注音:ㄓㄨˊ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FF
  • 五筆98:TFF
  • 五行:
  • Unicode:U+7AFA
  • 四角號(hào)碼:88101
  • 倉頡輸入法:HMM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3946
提交資料
  • 竺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ú
  • 竺字筆順
    撇橫捺撇橫捺橫橫
  • 竺字的組詞
    敦竺 靈竺 南天竺 乾竺 三竺 三天竺 天竺葵 天竺 五天竺 西竺 中天竺 竺胙 竺域 竺學(xué) 竺信 竺文 竺土 竺書 竺生 竺僧 竺乾學(xué) 竺乾氏 竺乾公 竺乾服 竺乾 竺經(jīng) 竺教 竺寒 竺國經(jīng) 竺國 竺干學(xué) 竺干氏 竺干公 竺干服 竺干 竺法 竺典
  • 基本解釋

    zhú ? ㄓㄨˊ ◎ 〔天竺〕印度的古稱。 ◎ 姓。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zhú? 〈名〉 (1) (形聲。從二,竹聲。本義:竹) (2) 同本義 [bamboo] 竺,竹也?!稄V雅》。王念孫疏證:“竺、竹同聲字。方言有重輕,故又謂竹為竺也。” (3) 印度古譯名“天竺”的簡(jiǎn)稱 [India] 雙匣猶傳竺國經(jīng)。—— 林景熙《夢(mèng)中作》 (4) 又如:竺經(jīng)(佛經(jīng));竺國(天竺。古印度的別稱);竺域(指天竺。即今印度);竺土(指天竺國。指古印度) (5) 山名 [Zhu mountain],在浙江省杭州市西靈隱山飛來峰之南,分上中下三天竺,俗稱三竺 朝游三竺,暮宿兩峰。——《西湖佳話》 (6) 古代的一種樂器 [a musical instrument] 高漸離擊竺?!稇?zhàn)國策·燕策》 非絲非竺?!巍?歐陽修《醉翁亭記》詞性變化 zhú? 〈形〉 (1) 與佛教、佛典有關(guān)的 [Buddhist] 閑吟竺仙偈,清絕過于玉?!笆瘛?貫休《夜雨》 (2) 又如:竺法(佛法);竺乾(佛,佛法);竺書(佛書;佛經(jīng));竺學(xué)(佛學(xué));竺教(又稱“佛乾氏”。即佛教)

  • 漢語字典

    [①][zhú][《廣韻》張六切,入屋,知。]亦作“笁1”。(1)竹。(2)“天竺”的省稱。參見“竺國”、“竺乾”。(3)與佛教、佛典有關(guān)的。(4)天竺僧初來中國,多用“竺”字冠其名。如竺法蘭、竺曇無蘭等。亦有從師于天竺僧而冠以竺字者,如竺佛念、竺道生等。(5)姓。[②][dǔ][《廣韻》冬毒切,入沃,端。][《廣韻》丁木切,入屋,端。](1)通“篤”。厚;深。(2)通“毒”。憎恨;憎惡。

    音韻參考

    [廣 韻]:丁木切,入1屋,du,通開一入東端[平水韻]:入聲一屋[粵 語]:zuk1[閩南語]:tiok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竺; 康熙筆畫:8; 頁碼:頁877第02【廣韻】【集韻】【韻會(huì)】張六切【正韻】之六切,??音竹。【廣雅】竺,竹也。其表曰笢?!∮痔祗?,國名?!踞釢h·西域傳】天竺國,一名身毒國,在月氏東南數(shù)千里?!旧胶=?jīng)】有國名曰朝鮮、天毒?!竟痹]】卽天竺國?!纠ǖ刂尽刻祗脟?,有東、西、南、北、中央五國。【通志略】天竺卽捐毒也?!∮中??!踞釢h·竇融傳】酒泉都尉竺曾?!∮值孛!靖=ㄖ尽扛[縣石竺山,其產(chǎn)多竹而少筍。 又【廣韻】東毒切【集韻】【正韻】都毒切,??音篤?!緺栄拧め層?xùn)】竺,厚也?!臼琛颗c篤同?!境o·天問】稷惟元子,帝何竺之。【註】厚也。一作篤。 又【廣韻】丁木切,音啄。義同。 【集韻】或作笁。又作?。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