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luó
  • 拼音:luo
  • 注音:ㄌㄨㄛˊ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9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LXWY
  • 五筆98:LXWY
  • 五行:
  • Unicode:U+7F85
  • 四角號碼:60915
  • 倉頡輸入法:WLVFG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羅字拼音(帶聲調(diào))
    luó
  • 羅字筆順
    豎折豎豎橫折折捺捺捺捺撇豎捺橫橫橫豎橫
  • 基本解釋

    luó ? ㄌㄨㄛˊ ◎ 見“羅”。

  • 漢語字典

    [①][luó][《廣韻》魯何切,平歌,來。]“羅1”的繁體字。(1)捕鳥的網(wǎng)。(2)指捕獸的網(wǎng)。(3)張網(wǎng)捕鳥。(4)羅致;招請。(5)包羅。(6)約束,防范。(7)陳列。(8)分布;分散。(9)阻止;遮攔。(10)稀疏而輕軟的絲織品。(11)細(xì)篩的一種。(12)用羅篩東西。(13)英語gross省音譯。量詞。十二打為一羅。(14)通“罹”。遭遇。(15)通“罹”。憂愁。(16)通“蘿”。女蘿。(17)用同“鑼”。打擊樂器,銅制。(18)用同“籮”。竹編的器物。(19)古國名。熊姓,在今湖北宜城西。春秋時為楚所滅。(20)姓。[②][luo˙]“羅2”的繁體字。語氣詞。

    音韻參考

    [上古音]:歌部來母,lai[廣 韻]:魯何切,下平7歌,luó,果開一平歌來[平水韻]:下平五歌[粵 語]:lo4[閩南語]:lo5,loD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網(wǎng)字部】 羅; 康熙筆畫:20; 頁碼:頁950第12【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朗何切,??音蘿?!菊f文】以絲罟鳥。古者芒氏初作羅?!緺栄拧め屍鳌盔B罟謂之羅?!驹]】謂羅絡(luò)之?!驹姟ね躏L(fēng)】雉離於羅?!局芏Y·夏官·羅氏】掌羅烏鳥?!∮帧绢惼坎病!踞屆苛_文,疎羅也?!緫?zhàn)國策】下宮糅羅紈,曳綺縠?!∮帧緩V雅】羅,列也?!境o·九歌】羅生兮堂下?!驹]】羅列而生。 又國名?!咀髠鳌せ甘辍苛_人欲伐之。【註】羅,熊姓國,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 又水名。【史記·屈原傳】遂自投汨羅。【註】汨水在羅,故曰汨羅。 又新羅,東夷國名?!咎茣|夷傳】新羅,弁韓苗裔也,居漢樂浪地?!∮中??!拘帐霞本推苛_氏,顓頊後,封于羅,今房州也。子孫以爲(wèi)氏。 又羅羅,獸名?!旧胶=?jīng)】北海有獸,狀如虎,名曰羅羅。【駢雅】靑虎謂之羅羅。 又菴羅,果名?!颈静荨坷嬷?,色黃,如鵝梨?!∮帧炯崱苦徶?,音離。義同。 又【集韻】郞佐切,音囉。邏或省作羅。巡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