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攘 rǎng ?ㄖㄤˇ ◎ 侵奪,偷竊:攘羊(指暴露親人的過失,語出《論語·子路》中的“耳父攘攘,而子證之”)。攘奪。攘竊。攘善(掠人之美)。 ◎ 推,排斥: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國侵略)。 ◎ 煩亂:攘攘(紛亂)。擾攘。 ◎ 捋:攘袂。攘臂。
詳細(xì)字義◎ 攘 rǎng? 〈動〉 (1) (形聲。從手,襄( xiāng)聲。本義:推讓,退讓) (2) 同本義 [politely and modestly decline;make a concession;give in] 攘,推也。——《說文》。謂推手使前拱揖之容也,字亦作儴。 左右攘辟?!抖Y記·曲禮上》 小子何敢攘焉。——《史記·太史公自序》 隨流而攘?!稘h書·司馬相如傳》。注:“卻退也。” 盛揖攘之容。——《漢書·禮樂志》 合于堯之克攘。——《漢書·藝文志》 (3) 排斥,努力消去 [reject] 攘,除也?!稄V韻》 攘夷狄?!豆騻鳌べ夜哪辍? 反離謗而見攘。——《楚辭·七諫·沈江》 攘白翟之地。——《國語·齊語》 攘棄仁義。——《莊子·胠篋》 (4) 又如:攘斥(排斥;驅(qū)除);攘抑(排除抑止);攘患(排除禍患);攘貪(排除貪欲);攘討(驅(qū)除討伐);攘卻(驅(qū)除);攘夷(攘狄??咕墚愖迦肭?;攘獄(拒捕) (5) 止 [stop] 既從豎而橫構(gòu),亦風(fēng)除而雨攘。——南朝梁· 沈約《郊居賦》 (6) 侵略 [invade] 諸侯暴亂,擅相攘伐。——《莊子·漁父》 南夷相攘?!稘h書·嚴(yán)助傳》。注:“謂相侵奪也?!? (7) 又如:攘伐(侵奪交戰(zhàn));攘肌及骨(比喻侵及腹地);攘爭(爭奪);攘服(征服);攘殺(掠奪毀壞);攘掊(掠奪搜括);攘略(侵奪);攘剽(掠奪) (8) 偷,盜竊 [steal] 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睹献印る墓隆? (9) 又如:攘盜(攘竊,盜竊,搶奪);攘雞(偷雞);攘取(竊取;奪取) (10) 破壞安寧;騷動 [disturb] 心無天游則六鑿相攘?!肚f子·外物》 (11) 又如:攘擾(擾亂);攘攘熙熙(喧嚷紛雜貌);攘攘勞勞(忙亂辛勞);攘亂(擾亂) (12) 捋起 [袖子] [push up] 馮婦攘臂下車?!睹献印けM心下》 攘袖見素手?!骸?曹植《美女篇》 (13) 又如:攘襟(攘衽。揭起衣襟);攘袖(卷起衣袖);攘袪(攘袂。捋上衣袖);攘肱(攘臂);攘卷(捋袖舉拳);攘手(攘臂) (14) 奪 [snatch] 自幼時每爭攘飲食。——《金史》 (15) 容忍 [tolerate] 忍尤而攘垢。——《楚辭·離騷》 (16) 又如:攘詬(容忍恥辱)
[①][rǎng][《廣韻》如兩切,上養(yǎng),日。][《廣韻》汝陽切,平陽,日。](1)止。(2)驅(qū)逐;排斥;抵御。(3)侵犯,侵奪。(4)盜竊,竊取。(5)開拓。參見“攘地”。(6)容忍。參見“攘詬”。(7)捋,揎。(8)擾亂;紛亂。[②][ràng][《廣韻》人樣切,去漾,日。]退讓;謙讓。后作“讓”。[③][ráng][《廣韻》汝陽切,平陽,日。](1)通“禳”。祈禳。(2)通“穰”。眾多,豐盛。參見“攘3攘”。(3)通“躟”。疾行貌。[④][níng][《集韻》尼庚切,平庚,娘。]見“搶4攘”。[⑤][xiǎng][《集韻》式亮切,去漾,書。]通“饟1”。饋食。
[廣 韻]:汝陽切,下平10陽,ráng,宕開三平陽日[平水韻]:下平七陽·上聲二十二養(yǎng)[國 語]:ràng,rǎng,níng,xiǎng,ráng[粵 語]:joeng4joen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