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ān
  • 拼音:zhan
  • 注音:ㄓㄢ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YTMY
  • 五筆98:YTMY
  • 五行:
  • Unicode:U+65C3
  • 四角號碼:08247
  • 倉頡輸入法:YSOBY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4629
提交資料
  • 旃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ān
  • 旃字筆順
    捺橫折撇撇橫撇折捺橫
  • 旃字的組詞
    阿旃陀石窟 白旃檀 白旃 采旃 翠旃 廣夏細(xì)旃 虹旃 畫旃 迦旃隣提 迦旃鄰提 旌旃 鸞旃 靡旃 勉旃 牛頭旃檀 旆旃 曲旃 橈旃 戎旃 使旃 細(xì)旃 行旃 乙旃 優(yōu)旃 旃帳 旃茵 旃衣 旃廈 旃席 旃荼羅 旃檀瑞像 旃檀佛像 旃檀 旃蒻 旃戎 旃裘 旃斾 旃冕 旃蒙 旃羅含 旃旌 旃罽 旃褐 旃廗 旃毳 旃車 旃帛 張旃 徂旃
  • 與旃相關(guān)的成語
    廣夏細(xì)旃
  • 基本解釋

    zhān ? ㄓㄢˉ ◎ 古代一種赤色曲柄的旗。 ◎ 同“氈”。 ◎ 文言助詞,相當(dāng)于“之”或“之焉”:“天其殃之也,其將聚而殲旃”。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zhān? 〈名〉 (1) (形聲,本義:赤色的曲柄旗) (2) 同本義 [red flag] 旃,旗曲柄也。周禮曰:“通帛為旃。——《說文》 通帛為旃。通以赤色為之?!夺屆め尡? 置旃以為轅門?!豆攘簜鳌ふ压四辍? (3) 亦泛指旌旗 收功單于旃?!獣x· 陸機(jī)《飲馬長城窟行》 (4) 又如:旃帛(紅旗);旃旌(泛指赤色旗幟);旃戎(軍旅) (5) 毛織品。通“氈” [felt] 不知其可以為旃也?!痘茨献印R俗》 被旃裘。——《史記·匈奴傳》 旃毛并咽之。——《漢書·李廣蘇建傳》 (6) 又如:旃席(氈帳);旃衣(以毛氈等制成的衣服);旃車(氈篷車);旃席(氈席;毛氈)詞性變化 zhān? 〈助〉 (1) 之、焉二字的合讀 上慎旃哉,猶來無止?!对姟の猴L(fēng)·陟岵》。馬瑞辰通釋:“之、旃一聲之轉(zhuǎn),又為‘之焉’之合聲,故旃訓(xùn)‘之’,又訓(xùn)‘焉’?!? (2) 又如:勉旃(希望你奮發(fā)有為)

  • 漢語字典

    [①][zhān][《廣韻》諸延切,平仙,章。]亦作“旜1”。亦作“1”。亦作“1”。(1)赤色、無飾、曲柄的旗。(2)泛指旌旗。(3)表彰。(4)之,焉。(5)通“氈”。

    音韻參考

    [上古音]:元部照三母,tjian[廣 韻]:諸延切,下平2仙,zhān,山開三平仙A章[平水韻]:下平一先[唐 音]:ji?n[國 語]:zhān[粵 語]:zin1[閩南語]:chian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卯集下】【方字部】 旃;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482第17【唐韻】【集韻】【韻會】??諸延切,音饘。【說文】旗曲柄也,所以旃表士衆(zhòng),周禮曰:通帛爲(wèi)旃?!鸢础吨芏Y·春官》司常,今作旜。【爾雅·釋天】因章曰旃。【註】以帛練爲(wèi)旒,因其文章,不復(fù)畫之?!踞屆快梗瑧?zhàn)也。戰(zhàn)戰(zhàn)恭已而已也。三孤所建,象無事也?!咀髠鳌ふ讯辍快挂哉写蠓??!∮帧静┭拧快梗?。【詩·魏風(fēng)】上愼旃哉。【左傳·桓九年】虞公求旃?!∮帧拘栄拧快?,焉也。【詩·唐風(fēng)】舍旃舍旃。【箋】旃之言焉也。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乙曰旃蒙?!∮帧臼酚洝ば倥珎鳌勘混刽谩!厩皾h·王褒傳】夫荷旃被毳者。 又【韻補(bǔ)】葉之人切?!娟戨?yún)·夏府君誄】廣命俊乂,惟弓與旃。震我聲敎,遇響惟殷。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