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天水散治中暑宜于南方北方用之宜稍變通

    河間天水散(即六一散),為清暑之妙藥。究之南方用之最為適宜;若北方用之,原宜稍為變通。蓋南方之暑多挾濕,故宜重用滑石,利濕即以瀉熱。若在北方,病暑者多不挾濕,或更挾有燥氣,若亦重用滑石以利其濕,將濕去而燥愈甚,暑熱轉(zhuǎn)不易消也。愚因是擬得一方,用滑石四兩,生石膏四兩,粉甘草二兩,朱砂一兩,薄荷冰一錢,共為細(xì)末,每服二錢,名之曰加味天水散。以治北方之暑病固效,以治南方之暑病,亦無不效也。方中之義︰用滑石、生石膏以解暑病之熱;而石膏解熱兼能透表,有薄荷冰以助之,熱可自肌膚散出,滑石解熱兼能利水,有甘草以和之(生甘草為末服之最善利水,且水利而不傷陰),熱可自小便瀉出,又恐暑氣內(nèi)侵,心經(jīng)為熱所傷,故仿益元散之義加朱砂(天水散加朱砂名益元散)以涼心血,即以鎮(zhèn)安神明,使不至怔忡瞀亂也。

    人受暑熱未必即病,亦恒如冬令伏氣伏于膜原,至秋深感涼氣激薄而陡然暴發(fā),腹疼作瀉。其瀉也,暴注下迫,恒一點鐘瀉十余次。亦有吐瀉交作者。其甚者,或兩腿轉(zhuǎn)筋。然身不涼,脈不閉,心中惟覺熱甚,急欲飲涼食冰者,此仍系暑熱為病,實與霍亂不同。丁卯季夏,暑熱異常,中秋節(jié)后發(fā)現(xiàn)此等證甚多,重用生石膏煎湯送服益元散,其病即愈。腹中疼甚者,可用白芍、甘草(益元散中甘草甚少故加之)與石膏同煎湯,送服益元散。若瀉甚者,可用生山藥、甘草與石膏同煎湯,送服益元散;或用拙擬滋陰清燥東加生石膏兩余或二兩,同煎服,病亦可愈。其欲食冰者,可即與之以冰,欲飲井泉涼水者,可即與之以井泉水,聽其盡量食之飲之無礙也。且凡吐不止者,若欲食冰,聽其盡量食之,其吐即可止,腹疼下瀉亦可并愈。其間有不并愈者,而其吐既止,亦易用藥為之調(diào)治也。

更多中藥材
  • 大家好,今天呢給大家說一下關(guān)于陰虛和陽虛的區(qū)別的問題。那么首先從癥狀區(qū)分來講,陰陽其實它是代表寒熱。我們講說陰虛則熱,陽虛則寒。當(dāng)陽氣不足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形寒肢冷。怕冷的情況。就有人講說我氣虛也冷,陽虛比氣虛要重,它也有氣虛的這些表現(xiàn),特別......
  • 大家好,春天犯咳嗽的患者很多。那么這個咳嗽呢,雖然都是一樣的咳,但是呢病因和病機(jī)不一樣,治療和調(diào)理的方式也不一樣。我們看一下啊,關(guān)于咳嗽來說啊,就是我們講越簡單的癥狀啊,從中醫(yī)來講它越復(fù)雜。因為什么呢?研究的特別透,分型分得特別細(xì)。這么一個......
  • 大家好,今天呢跟大家分享一個案例。那么這個案例其實也是我們經(jīng)常見到的一個癥狀,就是胸悶和胃脹。大家說覺得這兩個問題好像連不到一起去哈。那個我胸悶難受是有心臟病啊,那胃脹不是胃的問題么,胃病。那心臟病和胃病他連不到一起。那么我們看一下這個患者......
  • 大家好,焦慮和抑郁啊是我們現(xiàn)在非常常見的一個癥狀。由于社會壓力比較大呀,尤其是偏中年的這個時候,上有老下有小,就是這種焦慮的情況特別多。而且現(xiàn)在呢,到醫(yī)院心理科去查就是焦慮癥啊,抑郁癥等等等等。那么今天呢,我給大家呢舉這么一個病例,那么這是......
  • 這個是馬先生四十二歲,他的表現(xiàn)是什么呢?喉嚨里面總是覺得有東西,就是喉嚨有異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有好些年了。用咽炎的方式治,但治了很久,這個癥狀呢還是不怎么改善。然后他還有一些兼見癥狀,胸悶、腹脹、曖氣,比如說他感覺是什么呢?整個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