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腰椎骨質(zhì)增生癥多是由于腰椎關節(jié)軟骨變性、長期磨損、外傷以及遭受風、寒、濕等物理因素侵襲所致,以中老年人多見。傳統(tǒng)治療多以口服中西藥物、針灸理療以及其他對癥支持治療,療效欠佳。最近,廣東省清遠市中醫(yī)院黃國明副主任醫(yī)師運用自擬中藥方劑熏蒸治療腰椎骨質(zhì)增生的患者,取得一定療效。
黃國明收集該院腰椎骨質(zhì)增生癥患者10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對照組50例。治療組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在51~63歲之間,平均65歲。對照組50例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在50~64歲之間,平均年齡55歲。兩組在病情、病程、臨床分型、年齡和性別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腰椎骨質(zhì)增生癥的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癥診斷標準》:經(jīng)X線或CT腰椎攝片檢查確診為腰椎骨質(zhì)增生;全部患者均有慢性腰痛病史;部分患者伴有下肢麻木或疼痛等癥狀。
研究人員對治療組采用中藥熏蒸法:患者仰臥于電腦熏蒸床上,使腰胝部暴露并對準治療床的開孔處,孔下置中藥熏蒸器,將該院自配制中藥粉末(姜活、細辛、冰片、杜仲、川斷、藿香、木香、白芷、當歸、紅花、丁香、薄荷、石菖蒲、威靈仙、雞血藤、骨碎補、制川烏、透骨草、伸筋草和穿石破各20克,打碎成粉)置于熏蒸器中,通電煮沸后熏蒸腰胝部。治療每次30分鐘,每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完成1個療程后,休息3天再進行第2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后評定療效。對照組采用目前常用的針刺法:取阿是穴、腎俞(雙側(cè))、大腸俞(雙側(cè))、氣海俞(雙側(cè))、關元俞(雙側(cè))、環(huán)跳、承山和委中穴;局部皮膚常規(guī)消毒后,快速進針,并運針得氣后接電針機(G6805A型)以疏密波中刺激電療(電流強度以患者能忍受為宜);治療每次30分鐘,每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完成1個療程后,休息3天再進行第2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治療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50例中痊愈27例(54.0%),好轉(zhuǎn)20例(40.0%),無效3例(6.0%),總有效率為94.0%。對照組50例中痊愈14例(28.0%),好轉(zhuǎn)29例(58.0%),無效7例(14.0%),總有效率為86.0%。兩組比較總有效率差異有顯著性意義,提示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腰椎骨質(zhì)增生癥在醫(yī)學中屬于“痹癥”和“腰痛”范疇,認為其發(fā)病是由于人體正氣不足,脾腎兩虛,以及風、寒、濕邪乘虛而入所致;或由于跌撲閃挫,過度勞倦,損傷腰部,以致經(jīng)脈受損,氣血閉阻不通而致病。該病治療重在活血補腎,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熏蒸療法所用姜活、威靈仙、透骨草祛風通絡除濕,為君藥;細辛、冰片、薄荷為臣藥;杜仲、川斷為佐藥;制川烏、伸筋草、穿破石緩急止痛,為使藥。眾藥合用,起到活血補腎、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之功效;并通過熏蒸直接作用于患處,促進局部新陳代謝,加快局部血液循環(huán),從而起到消除局部非炎癥性水腫、緩解腰肌痙攣等效果。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腰椎骨質(zhì)增生癥多是由于腰椎關節(jié)軟骨變性、長期磨損、外傷以及遭受風、寒、濕等物理因素侵襲所致,以中老年人多見。傳統(tǒng)治療多以口服中西藥物、針灸理療以及其他對癥支持治療,療效欠佳。最近,廣東省清遠市中醫(yī)院黃國明副主任醫(yī)師運用自擬中藥方劑熏蒸治療腰椎骨質(zhì)增生的患者,取得一定療效。
黃國明收集該院腰椎骨質(zhì)增生癥患者10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對照組50例。治療組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在51~63歲之間,平均65歲。對照組50例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在50~64歲之間,平均年齡55歲。兩組在病情、病程、臨床分型、年齡和性別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腰椎骨質(zhì)增生癥的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癥診斷標準》:經(jīng)X線或CT腰椎攝片檢查確診為腰椎骨質(zhì)增生;全部患者均有慢性腰痛病史;部分患者伴有下肢麻木或疼痛等癥狀。
研究人員對治療組采用中藥熏蒸法:患者仰臥于電腦熏蒸床上,使腰胝部暴露并對準治療床的開孔處,孔下置中藥熏蒸器,將該院自配制中藥粉末(姜活、細辛、冰片、杜仲、川斷、藿香、木香、白芷、當歸、紅花、丁香、薄荷、石菖蒲、威靈仙、雞血藤、骨碎補、制川烏、透骨草、伸筋草和穿石破各20克,打碎成粉)置于熏蒸器中,通電煮沸后熏蒸腰胝部。治療每次30分鐘,每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完成1個療程后,休息3天再進行第2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后評定療效。對照組采用目前常用的針刺法:取阿是穴、腎俞(雙側(cè))、大腸俞(雙側(cè))、氣海俞(雙側(cè))、關元俞(雙側(cè))、環(huán)跳、承山和委中穴;局部皮膚常規(guī)消毒后,快速進針,并運針得氣后接電針機(G6805A型)以疏密波中刺激電療(電流強度以患者能忍受為宜);治療每次30分鐘,每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完成1個療程后,休息3天再進行第2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治療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50例中痊愈27例(54.0%),好轉(zhuǎn)20例(40.0%),無效3例(6.0%),總有效率為94.0%。對照組50例中痊愈14例(28.0%),好轉(zhuǎn)29例(58.0%),無效7例(14.0%),總有效率為86.0%。兩組比較總有效率差異有顯著性意義,提示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腰椎骨質(zhì)增生癥在醫(yī)學中屬于“痹癥”和“腰痛”范疇,認為其發(fā)病是由于人體正氣不足,脾腎兩虛,以及風、寒、濕邪乘虛而入所致;或由于跌撲閃挫,過度勞倦,損傷腰部,以致經(jīng)脈受損,氣血閉阻不通而致病。該病治療重在活血補腎,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熏蒸療法所用姜活、威靈仙、透骨草祛風通絡除濕,為君藥;細辛、冰片、薄荷為臣藥;杜仲、川斷為佐藥;制川烏、伸筋草、穿破石緩急止痛,為使藥。眾藥合用,起到活血補腎、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之功效;并通過熏蒸直接作用于患處,促進局部新陳代謝,加快局部血液循環(huán),從而起到消除局部非炎癥性水腫、緩解腰肌痙攣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