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用藥不當牙“生銹”

    王老師是一年級新生寄宿班的班主任。一天下課后,一位學生拉著她的手天真地說:“老師,您要用高露潔牙膏刷牙了,牙齒都變黑了?!蓖趵蠋熞汇叮s緊回到辦公室照了照鏡子。是啊,原本潔白如玉的牙齒怎么長出一層銹?星期六,她來到醫(yī)院的口腔科看了看牙醫(yī)。

    原來,王老師患有缺鐵性貧血,十天前醫(yī)生給她開了一些口服的補鐵糖漿,一天服三次。由于工作較忙,在學校服藥時,她常常是一咕嚕匆忙咽下。而鐵劑很容易沉積在牙齒上,時間長了,便會變黑。因此,服用鐵劑時要用吸管,服后還需要用涼開水漱口。類似王老師這樣不講究服藥方法的人很多。而正確的服藥方法,不僅可以減少這些副作用的出現(xiàn),還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藥物的療效。那么,什么是正確的服藥方法呢?

    一、服藥時間是關鍵依據(jù)人體生物節(jié)律特點和藥物在體內的有效血漿濃度,合理安排用藥時間,對治療疾病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藥物的服用除嚴格遵守間隔時間規(guī)定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時間點:空腹、飯前、飯中、飯后、睡前。

    空腹

    空腹服藥是指清晨空腹將藥服下。因消化道內的食物已被消化,有利于藥物和胃腸的接觸,使藥物能夠被充分吸收,快速地發(fā)揮效能。如作用快的瀉藥、部分抗結核藥、滋補類藥物等。

    飯前

    飯前服藥是指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此時胃中食物較少,有利于藥物在胃內吸收并作用于胃壁,還可使藥物迅速到達小腸。如胃酶合劑、西米替丁等助消化及護胃的藥物。

    餐中

    餐中服藥是指在進食過程中服藥。這樣可減少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如布洛芬等。

    飯后

    飯后服藥是在飯后15~30分鐘后服藥。由于多數(shù)藥物是在小腸內吸收,而藥物混合食物達到小腸的時間,正好是藥物開始顯效的時間。因此,對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藥物、助消化的藥物、需要緩慢發(fā)揮作用的藥物宜在飯后服用。如阿斯匹林、消炎痛、抗生素類藥等。

    睡前

    睡前半小時服藥.如催眠藥、緩瀉藥、驅蟲藥、抗過敏藥等,一般在夜晚臨睡前半小時服用。由于體內激素的作用,人體晚上的血壓偏低,因此,降壓藥不宜在晚上服用。

    二、服藥方法很重要治療咽喉炎的各種制劑,如六神丸、甘草片、喉癥丸等藥物,含化效果最佳;止咳糖漿、甘草合劑、竹瀝水,可在咽喉部停留時間長一些,服后暫不飲水;治療消化道疾病的氫化鋁、胃舒平、蓋胃平、樂得胃以及解熱鎮(zhèn)痛片APC等,應嚼碎或研碎后用溫水送服;治療心絞痛的硝酸甘油,舌下含化,作用最快;烏洛托品片等,最好先用少量溫水溶化后再服用,以防止?jié)舛冗^高而刺激胃引起疼痛;包有糖衣的黃連素、紅霉素、氯霉素以及對牙齒有損害的鐵劑片等不能嚼碎,須整片吞服;對牙齒有腐蝕作用或可使牙齒染色的藥物,如酸類或鐵劑,服用時可用吸管吸服,以避免藥物與牙齒接觸,服藥后及時漱口,同時鐵劑不宜與高脂肪食物、濃茶同服;膠囊劑不宜拆開服用,須用一半量時,應拆開棄去一半藥粉后仍用外殼套上服用;抗菌藥如磺胺嘧啶、復方新諾明等,不宜用橘汁送服。

    一般的藥物都用溫開水送服,但有些特殊的藥物可用相應的液體送服,可達到最佳療效。例如,驅蟲藥左旋咪唑可用糖水送服;降壓、利尿的西藥和用于治療脾胃、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藥,可用綠茶水送服;補氣、健脾、養(yǎng)腸胃的中成藥用稀粥送服;治療氣血虛弱、身體虛寒、氣滯血瘀、風濕痹證、中風等疾病的中藥丸劑可用黃酒送服。

    服藥期間需戒煙禁酒,服藥時保持站立的姿勢,這樣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藥物的療效。

更多中藥材
  • 王兵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編者按:閻艷麗為河北醫(yī)科大學中醫(yī)學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醫(yī)藥學術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出身中醫(yī)世家,從事中醫(yī)教學、臨床、科研40余年,臨床善以經方化裁治療百病,其學生總結其運用經方治驗五則,本版今起陸續(xù)介紹。陳某某,女,成年......
  • 各種原因使體溫升高,超過正常范圍稱為發(fā)熱。中醫(yī)學認為,凡六淫邪毒、疫癘之氣入侵肌腠,正邪相爭,或內傷七情,飲食勞倦而致人體臟腑功能紊亂,陰陽失調,表現(xiàn)以發(fā)熱為主要癥狀,體溫升高在39℃以上者,稱為高熱。臨床可分為外感高熱與內傷高熱,以外感高......
  • 苗小玲 河南中醫(yī)學院經方研究所腦囊蟲病是由寄生蟲(豬絳蟲為主)所傳染的一種頑固性腦組織及大腦中樞嚴重損傷的顱腦內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遺癥多。根據(jù)臨床特征可分為腦實質型、腦室型、腦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醫(yī)學院王付教授多年臨床用純中藥治療本病,取......
  • 王金亮 侯紅霞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yī)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雖喜燥,然太燥則草木枯槁,土雖喜潤,然太濕則草木濕爛,以補滋潤之劑,使燥濕相宜,隨證加減耳?!毖a脾胃者,當使燥濕相宜,醫(yī)者選方用藥,當以甘味為主?!秲冉洝分赋觯骸拔逦度胛福氏热肫?.....
  • 馬建國 山東曲阜第二人民醫(yī)院蔣某,女,51歲。2010年12月3日初診。述其2010年3月以來,在無明顯誘因情況下,雙手掌指、足底開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皰,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變成黃綠色膿皰,有癢熱感,反復而發(fā)9個月。其間曾去幾家醫(yī)院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