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竹鼠肉

    拼音注音Zhú Shǔ Ròu出處

    《綱目》

    來源

    為竹鼠科動(dòng)物竹鼠。

    生境分布

    分布福建、廣東、廣西、云南、四川、湖北、陜西、甘肅等地。

    原形態(tài)

    竹鼠(《說文》),又名:竹豘(《綱目》),籬鼠(《本草求原》)。

    體形粗壯,成獸體長一般小于30厘米,尾長約6~7厘米。頭部鈍圓,吻較大,眼小,耳隱于毛內(nèi)。四肢短粗,有較強(qiáng)的爪。尾上下均被有稀毛。成獸全身為棕灰色,毛基灰色,無白尖的針毛,吻側(cè)毛色較淺。身體腹面毛較稀。幼獸毛色較深,周身均為黑灰色。

    營地下生活,喜棲于山坡竹林或山谷的芒草叢中。夜晚活動(dòng)。喜食竹的地下莖、竹筍,也食草及其他植物的種子與果實(shí)。

    本動(dòng)物的油(竹鼠子油)、牙(竹鼠子牙)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性味

    甘,平。

    ①《綱目》:"甘,平,無毒。"

    ②《醫(yī)林纂要》:"甘咸,平。"

    功能主治

    益氣養(yǎng)陰,解毒。治癆瘵,消渴。

    ①《綱目》:"補(bǔ)中益氣,解毒。"

    ②《醫(yī)林纂要》:"養(yǎng)陰除熱,殺疳露,治癆瘵,止消渴。"

    ③《本草求原》:"益肺胃氣,化痰解毒。"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百合花拼音注音Bǎi Hé Huā出處《滇南本草》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瘜W(xué)成分參見“百合“條。歸經(jīng)《滇南本草》:“入肺?!靶晕丁兜崮媳静荨罚骸靶晕⒑?,味甘微苦?!白⒁狻兜崮媳静荨罚骸胺斡酗L(fēng)邪者忌用?!肮δ苤髦螡櫡?.....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百味參拼音注音Bǎi Wèi Shēn別名小棕皮來源百合科肺筋草屬植物百味參Aletris lanuginosa Bur. et Franch.,以全草入藥。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性味辛、微苦,溫。功能主治補(bǔ)虛斂汗,止血。......
  • 拼音注音Bǎi Wèi Yè別名沙癩葉、三股筋來源樟科百味葉Neocinnamomum poilanei H. Liou,以葉、根皮、莖皮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甘、辛,溫。功能主治祛瘀活血,散寒止痛。主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疼痛,跌打瘀血腫痛,骨折,......
  • 拼音注音Bǎi Wěi Sǔn別名石竹根(《草木便方》),竹林梢、萬花梢(《分類草藥性》),黃牛尾巴(《貴州民間方藥集》),竹林霄(《四川中藥志》)。出處《貴州民間方藥集》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萬壽竹之根莖及根。夏,秋間采收。生境分布生于低山區(qū)林......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百日草來源菊科百日草Zinnia elegans Jacq.,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長江流域各省有栽培。功能主治清熱利尿。主治痢疾,淋癥,乳頭癰。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患處。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