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柞葉湯

    別名

    柞木散(《普濟(jì)本事方》卷六),柞木飲子(《外科精要》卷上)。

    處方

    柞木葉(干)120克 干荷葉120克 萱草根(干)60克 甘草節(jié)30克 地榆30克

    制法

    上藥銼細(xì)。

    功能主治

    治癰疽發(fā)背。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早、晚分服,滓并煎作一服。有膿血者自干,膿血在內(nèi)者,自大腸下,未成者自消。

    注意

    服藥期間,忌食一切毒物。

    摘錄《蘇沈良方》卷九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半夏2錢(湯洗7遍去滑),干姜1錢(炮裂),白面3兩,雞子白1枚。制法上為末,與面及雞子白相和,搜,切作棋子,熟煮,別用熟水淘過(guò)。功能主治脾胃氣弱,痰噦嘔吐,不下飲食。用法用量空腹食之。摘錄《圣惠》卷九十七......
  • 處方四君子湯加陳皮、半夏、紫蘇11葉,砂仁5粒。功能主治頭昏嘔吐。用法用量方中陳皮、半夏用量原缺。摘錄《女科萬(wàn)金方》......
  • 《醫(yī)寄伏陰論》卷上:半夏橘皮湯處方半夏2錢,橘皮1錢,茯苓1錢,人參1錢,甘草1錢(炙),干姜1錢。功能主治溫胃散水,滌痰降氣。主伏陰病,嘔利止,厥回而噦,或咳逆者。用法用量加大棗3個(gè)(擘),開水3杯煎,去滓頓服,不已再服?;蚣由?分。各......
  • 處方半夏(洗去滑,焙)3分,陳橘皮(去白,焙)3分,甘草(炙)3分,桂(去粗皮)3分,人參1兩1分,大腹1枚(銼)。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脾胃虛寒痰盛,嘔吐不食。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2盞,加生姜2片,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摘錄《圣......
  • 處方硫黃1兩,半夏1兩,藿香葉1兩,大附子半兩,水銀砂子1分(水銀砂子即取方內(nèi)硫黃少許垍碗內(nèi)盛,慢火上結(jié)砂子用)。制法上為細(xì)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為衣。功能主治下虛,陰陽(yáng)錯(cuò)逆,霍亂吐逆,粥食不下。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