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豬骨煲香辣蟹

    豬骨湯可謂再普通不過了,相信沒有哪個地道的廣州人沒喝過。但你有沒有嘗過要用吸骨吸的秘制大豬骨?有沒有試過骨頭湯還配上香辣蟹?

    在體育西路上的一家餐館,近日又推出“豬骨煲”作招徠,于是一眾友人相約去嘗鮮。這豬骨煲用一個大砂鍋端上來,放上桌面爐頭上重溫,湯水到鍋的四分之三高,但那四大塊豬骨頭仍露出湯面來誘惑我們———骨頭足有拳頭般大小,可以慢慢地吮個夠了!侍者看我們?nèi)硕⒅伬锎瓜巡灰?,忙幫我們把骨頭分出來,原來這湯在端上來之前已經(jīng)熬了4個多小時,放爐頭上開的是小火,用意是保溫而已。骨頭分到面前,讓人傻了眼:這么粗的骨頭怎么可能整個放進口里吮呢?別擔心,有吸管呢!心急吃不了熱饅頭,人家這骨頭可是積蓄了好幾個小時的火力,要是像CINDY那樣興高采烈地立馬把吸管塞進骨頭里大力吸,結果吸管卻熱得變型,什么都吸不到,所以要吸起骨髓還要耐著性子等一等。

    喝老火靚湯長大的人,都知道湯熬了這么久,湯料也就成了“湯渣”,食之無味,但侍者卻建議我們先試試骨上的肉。熬了4個小時的豬肉竟然沒有變成“纖維狀物體”已經(jīng)夠奇怪的,而且入口嫩滑,肉味依然香濃,骨頭可以外吮內(nèi)吸,可謂充分利用。向師傅一打聽,原來熬湯的方法也非常特別,猛火煮開以后,就把溫度降低一點,以大鍋細火慢熬,湯料并不雜亂,除了豬骨頭,就加少量杞子、紅棗等,所有的肉香在鍋里來來去去也跑不掉。

    豬骨湯雖是本地品種,不過這店名既然叫得上“香鍋里辣”,自然要和館子里的川菜招牌“香辣蟹”配著吃,帶出另一番滋味。兩者都是鍋,可桌面上只有一個爐頭,所以“頭啖湯”飲過后,豬骨煲就要讓位。這時先別管豬骨頭,讓它晾在那兒降降溫,轉而集中火力對付香辣蟹。蟹兒來自珠海,肥大得兩只就有三斤多,它最大的特點是肉滑殼脆,鉗子一下,殼碎成幾大片,輕而易舉就能剝出雪白的蟹肉來。也不知道那些美味的辣椒汁是怎么跑到蟹身里去的,反正夠入味,才顯香辣本質。蟹吃完以后,重新喝豬骨湯,口中余辣給湯傳遞了暖意,湯也就不需要重溫了;骨頭也涼得正好,終于可以上演“白骨精”吸骨髓的戲碼:只要輕輕一吸,豬骨里的精華就盡收腹中。

    吃豬骨煲,湯是不斷加的,只要你有肚量,大可以盡情喝,倒是大骨頭有限,要先下手為強。為大家和氣,在此建議四人以上同桌者,點一個8根骨頭裝的大豬骨煲,切記切記。

更多中藥材
  • 需要煎熬的中藥都建議盡可能在熬之前先泡10到20分鐘,這樣可以有效避免中藥材因驟然受熱,使其表面所含的蛋白質凝固,細胞壁變硬,從而不利于水分滲入和有效成分析出,造成藥效降低。......
  • 很多學中醫(yī)的可能知道中醫(yī)有個病名叫虛勞,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專門有個血痹虛勞病,喜歡中醫(yī)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虛勞就是身體很虛,常年的虛虧,五臟都虛,叫虛勞。這個勞不是指的勞動,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體很弱的情況下,中醫(yī)叫虛勞病。那這個“怯”呢......
  • 第一怕,怕你不運動,缺乏運動幾乎是現(xiàn)代社會打工人的一種常態(tài)問題,那么脾虛為什么要運動呢?因為我們脾在中醫(yī)上來說,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時很少活動,那么我們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強壯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運動。第二怕,怕你太壓......
  •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陰虛簡單的說就是火旺,虛火旺盛,有了虛火會有什么表現(xiàn)呢?最常見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時總是愛喝水,然后就會出現(xiàn)潮熱,盜汗,有的病人嚴重的時候啊,一覺醒來,汗水把整個的頭發(fā)全部都打濕了。還有就是五心煩熱,這里的五心指的是......
  • 今天來和大家說一說,中醫(yī)上講望而知之謂之神,望面色,望形體,望舌苔,望舌質,舌下絡脈可以幫助中醫(yī)對患者進行辨證,我們說舌為心之苗竅,這就說明通過舌相可以看出心臟的一些病態(tài)反應,特別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這樣一個苗頭。通常來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