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太子健

    太子健 組成:太子參6克、柴胡4.5克、黃芩6克、法半夏6克、桂枝3克、赤芍6克、蟬衣3克、丹參6克、炙甘草3克、紅棗12克

    功能:和解表里,調和營衛(wèi),增強體質

    主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遷延期及恢復期。

    用法:先將藥物用水浸泡30分鐘,先武火后文火,煎20-30分鐘,第二汁煎10-15分鐘,共取汁160-200毫升,分2次服

    方解:本方系由《傷寒論》柴胡桂枝湯加味而成。原治太陽表邪未盡,邪入少陽之證。方中柴胡解表,黃芩清里,桂枝通陽,芍藥斂陰,太子參扶正,半夏化濕,姜棗草調和中州。共奏和解表里,調和營衛(wèi),改善并增強體質之功。由于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現(xiàn)為反復感冒、咳嗽,痰喘、哮喘,病情時緩時著,似有往來不已之勢,表未盡而正已虛,樞機失利,病在少陽,兼及太陽。若單一解表,則更虛其表,一味固本則有礙其邪。因此可按和解表里,調和營衛(wèi),疏利樞機法施治。柴胡桂枝湯俱此功效。此外,本病還與風邪入于血分,風血相搏相關。根據(jù)治風先治血的原則,加入丹參、蟬衣等活血散風之品??v觀全方,寒熱并用,消補兼施,表里同治,恰合小兒易寒易熱、易虛易實的病理特點。實驗研究顯示該方可使正常幼鼠的免疫機能活化,增加氣虛小鼠體重及脾臟重量,升高血紅蛋白,提高淋巴細胞轉化功能。

    臨床應用:當呼吸道感染基本控制后,癥狀逐漸減輕減少,可不失時機的應用本方。方中劑量可隨小兒年齡、體重適當增減,3-4歲的小孩可按處方中劑量應用。兼有咳嗽者宜加杏仁、象貝、炙冬花,以止咳化痰;低熱未平者,宜加蛇舌草、連翹、知母,以清熱解毒,廓清余邪;盜汗自汗者宜加生黃芪,魯豆衣、鱉甲,以固表斂陰;鼻塞善嚏涕清者,宜加防風、辛夷花、白芷,以疏風通竅;納呆者宜加生山楂、谷麥芽、雞內金,以消積化滯。療程一般掌握在1個月左右。若中途又有新感者,先控制感染,然后擇機調理。病情漸趨穩(wěn)定后可考慮停藥觀察,注意飲食調養(yǎng)并加強護理,適當戶外活動及體育鍛練。若病情尚未穩(wěn)定,仍有反復者,可繼續(xù)服藥1個月左右。連續(xù)觀察治療的時間不得少于3個月。俞景茂

    俞景茂,1942年12月生,浙江省平湖市人,1981年畢業(yè)于中國中醫(yī)研究院研究生部,獲醫(yī)學碩士學位?,F(xiàn)任浙江中醫(yī)學院教授,主任中醫(y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醫(yī)系副主任,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兒科專業(yè)委員會常委、副會長等職。

    從醫(yī)30余年,博覽醫(yī)書,崇尚實踐,主張醫(yī)療、教學、科研相結合,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擅長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哮喘、遺尿癥、多動癥等兒科常見病、疑難病的治療。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40余篇,正式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點?!缎核幾C直訣》、《醫(yī)驗大成》、《幼科折哀》等古醫(yī)籍。在《實用中醫(yī)兒科學》中任副主編,在《基層中醫(yī)臨證必讀大系·兒科分冊》中任主編。累計正式出版的論文論著的總字數(shù)已逾l00萬字。主持“遺尿停的臨床及實驗研究”課題,其成果1995年獲浙江省中醫(yī)藥科技進步一等獎。完成《金匱要略校注》的部級課題,1992年獲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中醫(yī)藥高級叢書之一的《中醫(yī)兒科學》(任副主編),經(jīng)國家教育部審批,將作為中醫(yī)兒科學碩士研究生教材。30余年來的不懈努力和矢志不渝地探索,促進了中醫(yī)兒科事業(yè)的發(fā)展,為中醫(yī)兒科學術水平的提高和人材的培養(yǎng)作出了貢獻。

更多中藥材
  • 黃芪補一身之氣,因為我們補氣的藥除了黃芪之外也有不少,像白術也是補氣的。那么至于說我們這個從中醫(yī)的成方來講,補氣的那個成方是四君子,參苓術草,加起來就是補氣的。只有一味黃芪也可以起到完全補氣的作用,那么吃上之后呢,就是比如身體乏力啊這種表現(xiàn)......
  • 當歸頭止血,當歸身養(yǎng)血,當歸尾破血,全當歸呢補血活血,所以日常補血養(yǎng)血,我們一般選用當歸身或者全當歸,所以說當歸全身都是寶,但是當歸補血我們一般要和補氣的黃芪來搭配。因為中醫(yī)講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這樣補血效果才能又快又好,比如著名的當歸......
  • 黃連這味中藥最主要的作用:第一個是清心火,所以我們經(jīng)常多夢的人吃黃連可以清心火,黃連苦口利于病。第二個厚腸胃,所以我們經(jīng)常說拉肚子時候吃黃連,對吧?還有我們有個藥呢,叫交泰丸,就是一個黃連和一個肉桂,一個寒的,一個熱的,一個往下走的,一個往......
  • 生三七是三七直接洗凈切片曬干的三七,熟三七是生三七經(jīng)過炒、蒸、炸等等的加工才能夠得到。生三七偏于化瘀止血,消腫定痛。熟三七偏于滋補補氣補血,止血化瘀的力量它就差一點,如果想用來補氣血,同時又需要活血化瘀,那么就可以用熟三七,如果僅僅需要止痛......
  • 人參有以下功效一:大補元氣,像我們平時氣虛同時感覺有點身體發(fā)冷的人呢,可以用人參煲湯喝就可以。二:復脈固脫,特別適用于氣陰兩虛的人。三:生津養(yǎng)血,人參既能夠補氣,同時呢還能夠生津,像我們胃陰不足的人,一定要加入人參,同時人參能通過補氣來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