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紅孩兒

    《中藥大辭典》:紅孩兒拼音注音Hónɡ Hái ér別名

    石蓮、紅天葵、虎斑海棠、半邊蓮、九齒蓮、紅蓮(《廣西藥植名錄》),巖紅(《云南中草藥選》)。

    出處

    《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

    為秋海棠科植物裂葉秋海棠全株。全年可采,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分布我國南部。亦有栽培。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根莖粗長。地上莖草質(zhì),直立或匍匐狀,多少被褐色綿毛。葉膜質(zhì),互生,葉片廣心臟卵形,長12~20厘米,寬10~15厘米,呈多角狀或不規(guī)則的5~7裂,裂片漸尖,邊緣有小鋸齒及睫毛,上面綠色,略被柔毛,下面淡綠色或淡紫色,被褐色綿毛;托葉披針形,長2厘米,脫落?;▎涡裕菩弁?,腋生,花軸較葉短,著生雄花3~4朵及雌花1朵,花淡紅色;雄花花被片4,外面2枚較大,背被綿毛,內(nèi)面2枚矩圓形,雄蕊多數(shù);雌花花被片5,斜卵形,子房下位,被柔毛;柱頭肥厚。蒴果長10~15毫米,具狹翅?;ㄆ?~8月。

    性味

    《陸川本草》:"甘,寒。"

    功能主治

    治感冒咳嗽,風濕骨痛,腰痛,消化不良,跌打腫痛,疔瘡。

    ①《植物名實圖考》:"治腰痛。"

    ②《陸川本草》:"葉:消炎解毒。治疔瘡,癰腫,小便淋瀝,蛇咬傷。"

    ③《廣西藥植名錄》:"全株:治風濕骨痛,肚痛,消化不良。根:治吐血。"

    ④《云南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散瘀消腫。治感冒,急性支氣管炎,肺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熬湯,2~3錢。外用:搗敷。

    復(fù)方

    治跌打腫痛:裂葉秋海棠鮮品,搗爛外包。(《云南中草藥選》)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紅孩兒拼音注音Hónɡ Hái ér別名

    紅天葵、虎斑海棠、石蓮、半邊蓮、九齒蓮、石紅蓮、巖紅、血蜈蚣、蜈蚣七、八角蓮、紅桿飛揚。

    英文名Herb of Laciniate Begonia出處

    出自《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

    藥材基源:為秋海棠科植物裂葉秋海棠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gonia palmata D.Don.[B.laciniata Roxb.]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挖取全草,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50-1900的山谷、密林潮濕地。亦有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長江以南各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15-60cm。根莖橫生,粗壯具節(jié);地上莖肉質(zhì),莖節(jié)膨大,多少被棕色綿毛。單葉互生;葉柄與葉片近等長;托葉披針形,長約2cm,早落;葉片膜質(zhì),斜卵形,長12-20cm,寬10-15cm,呈多角狀或不規(guī)則狀的5-7裂,先端漸尖,基部偏民形,邊緣有小鋸齒及睫毛,上面綠色,略被柔毛,下面淡綠或淡紫色,被褐色綿毛。花單性,雌雄同株;聚傘花序腋生,總花梗與花梗細長,粉紅色,被棕色柔毛;雄花花被片4,外面2枚比內(nèi)輪大,外被綿毛;雄蕊多數(shù),花絲線形,花節(jié)橢圓形;雌花花被片5,斜卵形,近相等,子房被柔毛。蒴果長10-15cm,具3翅,其中一翅特大?;ㄆ?-8月,果期7-9月。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陰涼濕潤的環(huán)境,耐寒。忌強光直射和高溫干旱,需遮蔭栽培。宜在富含腐殖質(zhì)、肥沃疏松的砂質(zhì)壤土栽培。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夏、秋季采收成熟種子,晾干后立即播種。種子與草本灰或細土拌和,撒播于苗床上,覆蓋草木灰或細土0.5cm,蓋草澆水。在沒有蔭蔽條件的苗床,搭80cm高的蔭棚,保持蔭蔽度50%左右。待苗高10cm左右時,即按行株距30cm×cm開穴,后穴栽2-3株。

    田間管理 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3-4次,每年春、夏季各追施人糞尿或復(fù)合肥1次,秋、冬季各追施堆肥或廄肥。隨著植株生長,調(diào)整蔭蔽度在30%-40%。

    性味

    味甘;酸;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主肺熱咳嗽;疔瘡癰腫;痛經(jīng);閉經(jīng);風濕熱痹;跌打腫痛;蛇蛟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治腰痛。

    2.《陸川本草》:葉:消炎解毒。治疔瘡,癰腫,小便淋瀝,蛇咬傷。

    3.《廣西藥植名錄》:全株:治風濕骨痛,肚痛,消化不良。根:治吐血。

    4.《云南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散瘀消腫。治感冒,急性支氣管炎,肺炎。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Guǒ Shù Pí出處《滇南本草圖說》來源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樹皮?;瘜W成分含鞣質(zhì)。內(nèi)皮含莽草酸。木質(zhì)部分含纖維素41%,半纖維素26%,木質(zhì)素33%,葡萄糖甘露聚糖(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聚糖),阿拉伯糖-4-o-甲基葡萄糖醛......
  • 《中藥大辭典》:白果根拼音注音Bái Guǒ Gēn出處《重慶草藥》來源為銀杏種植物銀杏的根或根皮。9~10月采。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白果“條?;瘜W成分根皮含白果苦內(nèi)酯C、M、A、B。性味味甘,性溫平,無毒。注意寒盛未解,勿用。功能主治益氣補......
  • 拼音注音Bái Guǒ Hú Jì Shēnɡ別名歐寄生來源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卵葉槲寄生的帶葉莖枝。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scum album L.var.meridianum Danser[V.albumL.subsp.merid......
  • 別名硬根紫草來源紫草科白果紫草Lithospermum officinale 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新疆?;瘜W成分根含紫草色素。功能主治外用治關(guān)節(jié)炎。用法用量全草適量,煎水外洗。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槍桿拼音注音Bái Qiānɡ Gǎn別名根根藥、對節(jié)木、狗骨頭樹來源木犀科白蠟樹屬植物白槍桿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以根入藥。秋冬采,洗凈切片,曬干。性味苦、澀,寒。功能主治清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