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麻黃根散粉(《圣濟(jì)總錄》卷十三)。
麻黃根60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臍)牡蠣60克(燒,研粉)
上藥搗細(xì)羅為散。
治風(fēng)虛汗出不止。
用藥末30克,和白米粉250克拌令勻。以粉撒布于汗上,汗即止。
麻黃根半兩,敗蒲灰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黃耆(銼)半兩,龍骨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上為粗散。
小兒盜汗不止,咽喉多干,心神煩熱。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麻黃根1兩半,雷丸1兩半,牡蠣(火煅過)1兩半,甘草(炙)1兩,干姜(炮)半兩,粱米半升。
上為散。
小兒盜汗。
以粉兒身體及頭。甚驗(yàn)。
麻黃根1兩,牡蠣粉1兩,黃耆2兩(銼),人參1兩(去蘆頭),枸杞子1兩,麥門冬3分(去心),白龍骨1兩,白茯苓1兩,熟干地黃1兩。
虛勞盜汗,口干心煩,不欲飲食,四肢少力。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麻黃根湯
麻黃根半兩,當(dāng)歸(銼,微炒)半兩,黃耆(銼)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牡蠣粉半兩。
產(chǎn)后虛汗不止,身熱發(fā)渴,驚悸不安。
麻黃根湯(《萬氏女科》卷三)。
麻黃根散粉
麻黃根2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牡蠣2兩(燒為粉)。
上為細(xì)散。
風(fēng)虛汗出不止。大虛汗出欲死,或自汗不止。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麻黃根散粉(《圣濟(jì)總錄》卷十三)。
處方麻黃根60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臍)牡蠣60克(燒,研粉)
制法上藥搗細(xì)羅為散。
功能主治治風(fēng)虛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用藥末30克,和白米粉250克拌令勻。以粉撒布于汗上,汗即止。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圣惠》卷八十三:麻黃根散處方麻黃根半兩,敗蒲灰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黃耆(銼)半兩,龍骨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盜汗不止,咽喉多干,心神煩熱。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三《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九:麻黃根散處方麻黃根1兩半,雷丸1兩半,牡蠣(火煅過)1兩半,甘草(炙)1兩,干姜(炮)半兩,粱米半升。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盜汗。
用法用量以粉兒身體及頭。甚驗(yàn)。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九《圣惠》卷二十九:麻黃根散處方麻黃根1兩,牡蠣粉1兩,黃耆2兩(銼),人參1兩(去蘆頭),枸杞子1兩,麥門冬3分(去心),白龍骨1兩,白茯苓1兩,熟干地黃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虛勞盜汗,口干心煩,不欲飲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二十九《圣惠》卷七十八:麻黃根散別名麻黃根湯
處方麻黃根半兩,當(dāng)歸(銼,微炒)半兩,黃耆(銼)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牡蠣粉半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虛汗不止,身熱發(fā)渴,驚悸不安。
用法用量麻黃根湯(《萬氏女科》卷三)。
摘錄《圣惠》卷七十八《圣惠》卷二十三:麻黃根散別名麻黃根散粉
處方麻黃根2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牡蠣2兩(燒為粉)。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風(fēng)虛汗出不止。大虛汗出欲死,或自汗不止。
用法用量麻黃根散粉(《圣濟(jì)總錄》卷十三)。
摘錄《圣惠》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