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消瘀接骨散

    消瘀接骨散 組成:花椒20克、五加皮50克、白芷50克、桂皮20克、川芎50克。

    功能:溫經(jīng)通絡、行瘀止痛。

    主治:各種急、慢性損傷后的局部腫脹。疼痛、活動障礙。

    用法:上述藥物研成粉未,用少許飴糖或蜂蜜調(diào)成糊狀即可使用。取該藥膏適量敷于患處,外用潔凈的紗布或棉布覆蓋固定即可。每24小時更換一次,1周為1療程。

    方解:方中川芎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五加皮、桂皮、花椒溫經(jīng)通絡?,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溫經(jīng)通絡中藥可以改善損傷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五加皮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花椒可擴張血管。諸藥合用,外敷易于穿透皮膚,共獲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促進損傷組織修復的作用。

    臨床應用:本方廣泛用于骨傷科的急慢性損傷。急性腰扭傷以該藥外敷后10-20分鐘即可止痛;新鮮骨折復位后外敷10分鐘止痛,1~2天即可消腫,明顯縮短骨折愈合的時間。在慢性損傷中治療髕骨軟化癥、跟痛癥、肩關節(jié)周圍炎、網(wǎng)球肘、頸椎病、腰背肌筋膜炎等有良好療效。

    在患處外敷的藥膏厚度不得小于1毫米,一般2-3毫米,否則局部藥物濃度不足,會影響療效。夏季長期運用時,局部可能會出現(xiàn)皮膚發(fā)紅、搔癢、丘疹等過敏反應表現(xiàn),停藥后或改用丁鍔教授另一外用藥方骨疽拔毒散外敷即可消失。在更換藥物期間,局部可予溫水擦洗,配合同部按摩療效更好。

    丁鍔

    丁鍔,男,1934年出生,安徽省舒城縣人,大學文化。自幼從師學醫(yī),早年從事內(nèi)科雜病的研究,1963年以后從事中醫(yī)及中西醫(yī)結合外科、傷科的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安徽中醫(yī)學院教授、主任醫(yī)師。擅長中醫(yī)骨傷科、內(nèi)科疑難雜病,尤其對頸椎病、股骨頭壞死及腰椎間盤突出癥等疾病有獨到的見解和診治方法,并受到大量病員信任。擔任《中醫(yī)骨病學》等多部高等院校教材及中醫(yī)骨傷專著的編寫工作,歷任多部國家級中醫(yī)藥雜志的編委。發(fā)表《頸椎病的辨證論治》、《特發(fā)性股骨頭壞死的中藥治療》等學術論文40余篇。在臨床實踐中總結出”消瘀接骨散”、“頸椎活血片”等9個自擬方,其中“消瘀接骨散的臨床及實驗研究”獲安徽省高教科技進步三等獎?,F(xiàn)任安徽中醫(yī)學院骨傷臨床及教學指導主任,骨傷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導師,1997被評定為安徽省名中醫(yī)、全國500名名老中醫(yī)學術經(jīng)驗繼承導師。從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更多中藥材
  • 肝郁氣滯是我們現(xiàn)在非常常見的一個情況,現(xiàn)在就會壓力比較大呀。這階段疫情也比較嚴重,大家就是覺得比較緊張。那么這個時候肝郁的患者更多了。那么有的時候說就是生個氣唄,哎,無所謂,哎,情緒不好嘛又能怎么樣呢?但是長久的這種肝氣郁結,肝氣不疏所造成......
  • 第一個呢就是有生理性的原因,就是喝水特別多,一次性喝好多水。還有的時候就是喝酒,喝酒之后吸收特別快,排泄也非???,這種也是正常的。還有那時候天特別冷的時候,天冷之后受這個冷空氣刺激排尿會比較多。那么這些都是由正常的一些反應,不要擔心過度。但......
  • 大家好。過敏性鼻炎是常發(fā)的這么一個疾病啊,尤其現(xiàn)在開始入秋,天氣轉(zhuǎn)涼之后就容易犯了。那么這個原因在于哪兒呢?就是由于正氣不足,感受外界風寒所造成的。給大家分享一個醫(yī)案,這是一位劉先生,四十六歲,他的特點是什么呢?就是每到十月底十一月份的時候......
  • 這個病例呢是一個女性患者,李女士,三十七歲,就是由于這孩子不太聽話,然后教育孩子等等過于生氣了,上肝火了。這個林女士生氣之后,就發(fā)了一頓子火之后,這個肝火就一下上來了。上來什么表現(xiàn)呢?頭脹痛啊,頭脹頭疼,尤其是太陽穴這兩側特別疼,然后呢目赤......
  • 第一,怕涼。過于辛涼的東西會損傷脾胃,一個是吃涼的東西,脾胃虛,還有一個風邪直中胃脘,這個風直接吹到胃里邊兒啊,也怕這種涼,涼了之后這種胃受到刺激之后會覺得脾胃脹啊涼啊這種不舒不適的這個表現(xiàn)。第二,怕過激過飽。就是餓一下,然后呢又一下食物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