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華佗,外科醫(yī)學的開山鼻祖

    華佗字符化,沛國譙(今安徽省毫縣)人,生于公元2世紀初葉,死于公元208年以前。

    年輕時,游學徐土,兼通數(shù)經(jīng),曉養(yǎng)性之術,是東漢末年一位杰出的醫(yī)學家。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稱。早在1700多年前,他就首創(chuàng)出麻沸散這一中藥全身麻醉劑,并應用于腹部外科手術。進行這種全身麻醉手術,在我國和全世界都是第一位。麻沸散的發(fā)明,對后世影響極大。在世界麻醉學和外科手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外科醫(yī)學的開山鼻祖。

    在內科方面,華佗巧妙地運用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原則,治愈了許多疑難病癥。如府吏倪尋、李延俱病頭痛,久治不愈。經(jīng)他分別采用下法和汗法,二人頭痛全消。在婦科方面他有很深的造詣,如診斷李將軍妻之病癥時,華佗認為是傷于妊娠,屬雙胞胎,前兒產(chǎn)出而后兒末出,枯死宮內。其診斷之準確,令人佩服。他還精通針灸,取穴不多,療效卓著。

    華佗醫(yī)德高尚,主動為人治病。一次,他路遇一病咽塞患者,便立即駐車往視,讓病人內服蒜韭大酢,病人服后,即吐一蟲,病痛皆除。

    華佗醫(yī)風廉潔,許多患者康復后,前去感謝,他待如親人,但拒絕收禮。他積極提倡開展合理的勞動和體育鍛煉,認為生命在于運動,運動使人健康長壽。他常教誨其弟子及其周圍群眾: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他在繼承古代氣功導引的基礎上,模仿虎、鹿、熊、猿、鳥等五種禽獸的活動姿態(tài),創(chuàng)制了一套體操,名五禽戲,可使頭、身、腰、背、四肢等各部位及關節(jié)得到活動。這是我國最古老的醫(yī)療健體操,開創(chuàng)了我國及世界上醫(yī)療保健體操的先例。其弟子吳普堅持五禽戲鍛煉,活到九十余歲仍耳目聰明,齒牙完堅;其弟子樊阿操練五禽戲,竟壽百余歲。五禽戲影響頗深,歷代依法鍛煉者從不乏人,至今仍有專門研究者。因此華佗和他的五禽戲在體育史上、養(yǎng)生學上都占有極高地位,戲傳八方,名震四海。

    華佗不求高官厚祿,以民為重,以民為先,以醫(yī)效民。他曾多次謝絕朝廷命他做官的征召,長期堅持在民間行醫(yī),足跡遍及今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等省,深受群眾的尊敬和愛戴。晚年,他被曹操強令征召去許昌,專為朝廷官員治病。曹操患頭風久治不愈,華佗為其行針刺治療,疼痛立止。曹操強留他做待醫(yī),華佗不肯,乃托故告假回家,拒絕返回朝廷,竟慘遭曹操殺害。華佗臨死之前,在獄中出一卷書與獄吏,曰:此書可以活人。(此書可以治療和治愈病人),吏畏法不敢受,佗亦不強與,索火燒之。因此,華佗花費多年心血寫成的珍貴醫(yī)書,就這樣一焚成灰,未曾流傳下來。

更多中藥材
  • 由于我們長期低頭或者伏案工作,造成的這個頸部肌肉勞損就會引起頸肩酸痛的癥狀,在排除了其他疾病之后,確診是頸部肌肉勞損而造成的頸肩酸痛,治療起來也非常的簡單,這個大家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完成。首先準備個熱水袋,熱水袋也充滿熱水之后啊,裹上毛巾,我......
  • 前列腺鈣化呢,是前列腺炎性分泌物以及上皮細胞等凝結聚集于線管,長期以后形成了一種微小的鈣化病灶,通過B超檢查能夠發(fā)現(xiàn),那么這種病很常見,它是一種良性的病變,很多時候并不伴有癥狀,所以說也不需要專門的治療。生活當中盡量的去飲食清淡,減少食鹽肉......
  • 因為便秘不僅僅有實秘,還有虛秘,特別是慢性頑固性的便秘,很多是氣虛陰虛導致的,氣虛會出現(xiàn)腸道動力缺乏,氣機不暢,而無力將糟粕邪實排除,因為陰虛會出現(xiàn)津液不足,腸道失去濡潤,所以說便秘反復難愈,那么氣陰兩虛是他的根本,瀉下藥只是暫時緩解了表面......
  • 首先過敏性鼻炎,中醫(yī)病名為鼻鼽,以流清水樣鼻涕,打噴嚏,鼻癢和鼻塞為主要癥狀。中成藥可以使用(鼻淵通竅顆粒),是由蒼耳子,辛夷,麻黃,白芷,薄荷還有黃芩,野菊花等這些藥物組成,那么不同于抗生素和激素,那么中成藥不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和激素依賴,那......
  • 中醫(yī)認為百病生于氣,而人體的五臟中,脾性濕為太陰,陰氣最盛則脾氣充盛,體內濕氣也會正常的運行,不會出現(xiàn)濕氣停滯在體內的情況。一旦出現(xiàn)脾氣虧虛,濕氣無法運化停滯體內便會形成內濕,聚為濕病。長此以往呢,患者體內的濕血開始泛濫,又因為脾虛無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