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發(fā)熱是各種疾病的常見癥狀,體溫升高有利于機體發(fā)揮防御功能,但持續(xù)高熱會增加心臟負擔和機體耗氧量,致腦缺氧、腦水腫和神經細胞的壞死,這些對于老年人來說尤其不利。因此,積極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對于緩解老人的病情、減少重要臟器的損傷乃至挽救生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物理降溫法具有藥物降溫不可替代的優(yōu)越性,所以在護理發(fā)熱病人時常常使用,近日,和平里醫(yī)院張雅麗護師向本報記者介紹了一種特別的物理降溫法——溫水浸足降溫法。
據張護師介紹,溫水浸足降溫法臨床護士多年的護理經驗,其效果是十分顯著的。方法是對高熱病人用低于體溫2~3℃的溫水浸足30分鐘,即可以起到降低體溫的作用。溫水浸足降溫方法簡單,便于操作,對于老年人來說,比用冷敷法更容易接受,也更安全。
高熱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惡寒現象,對冷刺激特別敏感,常規(guī)的冷敷降溫易使病人產生不適、寒戰(zhàn)、頭痛和畏懼感。同時皮膚受到寒冷刺激后,末梢血管收縮,肌肉緊張,汗孔閉塞,約需40min左右才能再次舒張,由于繼續(xù)散熱受到阻礙,體溫短暫稍降后很快反跳回升,降溫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在體溫達到38~41℃時,用酒精或冷、溫水擦浴降溫違反了生理的發(fā)熱調節(jié)機制,可使病人發(fā)生顫抖,加重病情,對于兒童還可能引發(fā)酒精中毒。
張護師說,足部對于環(huán)境溫度、濕度的反應是很迅速、靈敏的,這是因為足的皮膚上有許多末梢神經感受器,它們在中樞神經的統(tǒng)一指揮下,可以對內臟器官進行調節(jié)。由于足部離心臟遠,血液供應少,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同時足近地面,怕涼不怕熱,一般足部表皮溫度在30℃左右時感覺比較舒適。高熱病人用低于體溫2℃~3℃的溫水浸足,可使足部血管擴張,血運加快,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大循環(huán)阻力,減輕心臟負擔,引血下行,導熱下趨。同時溫水浸足還可以刺激足部的感受器,通過神經反射進入脊髓和大腦,引起一系列的神經體液調整,調動人體內部各組織器官及系統(tǒng)的功能,充分利用生理的發(fā)熱調節(jié)機制來調節(jié)體溫,同時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發(fā)揮人體自然治愈力,達到治療和保健的雙重佳效。使病人在感覺舒適、樂于接受的情況下達到降溫、緩解病情的目的。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發(fā)熱是各種疾病的常見癥狀,體溫升高有利于機體發(fā)揮防御功能,但持續(xù)高熱會增加心臟負擔和機體耗氧量,致腦缺氧、腦水腫和神經細胞的壞死,這些對于老年人來說尤其不利。因此,積極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對于緩解老人的病情、減少重要臟器的損傷乃至挽救生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物理降溫法具有藥物降溫不可替代的優(yōu)越性,所以在護理發(fā)熱病人時常常使用,近日,和平里醫(yī)院張雅麗護師向本報記者介紹了一種特別的物理降溫法——溫水浸足降溫法。
據張護師介紹,溫水浸足降溫法臨床護士多年的護理經驗,其效果是十分顯著的。方法是對高熱病人用低于體溫2~3℃的溫水浸足30分鐘,即可以起到降低體溫的作用。溫水浸足降溫方法簡單,便于操作,對于老年人來說,比用冷敷法更容易接受,也更安全。
高熱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惡寒現象,對冷刺激特別敏感,常規(guī)的冷敷降溫易使病人產生不適、寒戰(zhàn)、頭痛和畏懼感。同時皮膚受到寒冷刺激后,末梢血管收縮,肌肉緊張,汗孔閉塞,約需40min左右才能再次舒張,由于繼續(xù)散熱受到阻礙,體溫短暫稍降后很快反跳回升,降溫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在體溫達到38~41℃時,用酒精或冷、溫水擦浴降溫違反了生理的發(fā)熱調節(jié)機制,可使病人發(fā)生顫抖,加重病情,對于兒童還可能引發(fā)酒精中毒。
張護師說,足部對于環(huán)境溫度、濕度的反應是很迅速、靈敏的,這是因為足的皮膚上有許多末梢神經感受器,它們在中樞神經的統(tǒng)一指揮下,可以對內臟器官進行調節(jié)。由于足部離心臟遠,血液供應少,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同時足近地面,怕涼不怕熱,一般足部表皮溫度在30℃左右時感覺比較舒適。高熱病人用低于體溫2℃~3℃的溫水浸足,可使足部血管擴張,血運加快,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大循環(huán)阻力,減輕心臟負擔,引血下行,導熱下趨。同時溫水浸足還可以刺激足部的感受器,通過神經反射進入脊髓和大腦,引起一系列的神經體液調整,調動人體內部各組織器官及系統(tǒng)的功能,充分利用生理的發(fā)熱調節(jié)機制來調節(jié)體溫,同時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發(fā)揮人體自然治愈力,達到治療和保健的雙重佳效。使病人在感覺舒適、樂于接受的情況下達到降溫、緩解病情的目的。